“十一”假期一过,中国北方多地再受雾霾侵袭,此轮雾霾让农业秸秆焚烧成为“众矢之的”,也让公众再次聚焦这一政府管理难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都会产生上亿吨农作物秸秆。把收获剩下的秸秆烧掉是中国农村长期沿用的处理方式,一来省去了处理时的搬运劳顿,二来干脆利落且还方便。但如今,随着雾霾天气的发生,焚烧秸秆成了各地方政府明令禁止的事。虽然鲜有公开资料表述阐明秸秆焚烧与当前较为严重的雾霾有直接关系,但其对大气的污染显而易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在气象扩散条件不利时,秸秆集中焚烧会助推雾霾天气发生。
一句“不能烧”就能根治雾霾天气的发生,显然是个笑话,但是禁止焚烧秸秆,却也表现出地方政府根治气候污染的决心和勇气,只是伴随着“不能烧”的禁令,地方政府是否还应该拿出替代焚烧的更好方法,让秸秆变废为宝。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每年入秋时节,都是焚烧秸秆的旺季,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污染了空气质量不说,还造成了火灾的隐患,为了严厉打击焚烧秸秆的行为,河南各地方政府采取了“连吓唬带欺骗”的方式,于是有了下面一些雷人的标语:
http://s16/mw690/001N1psOzy6WqnrXKh14f&690
http://s16/mw690/001N1psOzy6WqnsdQR19f&690
http://s13/mw690/001N1psOzy6Wqns13sg3c&690
http://s12/mw690/001N1psOzy6Wqnt0G0z3b&690
http://s12/mw690/001N1psOzy6Wqnt1IjVeb&690
http://s13/mw690/001N1psOzy6Wqnt41oE4c&690
http://s11/mw690/001N1psOzy6WqnxfELM6a&690
http://s6/mw690/001N1psOzy6WqnBsyLH25&690
http://s6/mw690/001N1psOzy6WqnCgntP15&690
咋一看标语内容,确实严厉,烧秸秆就会收监坐牢,身受牢狱之苦,此等严重后果,恐怕不是普通百姓能承受的起,但是靠这种雷人的标语来吓唬百姓,不烧秸秆,只能看出某些地方政府工作的粗枝大叶,不够细腻,没有规划,甚至缺少一些“人性”。
用坐牢,拘留,收监,罚款的方式处理焚烧秸秆的百姓,显然“理不通,行不正”,靠行政部门的权力干涉,强力执行,更是对百姓弱势群体的一种伤害。作为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帮助老百姓处理地里的秸秆,合理利用,变废为宝,而不是听之任之,置之不理。百姓自己没有好方法,运回家运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不划算,即便运回了家,最终的结果,也是当成柴火烧掉,与其这般费事,不如就地焚烧的好。
烧不让烧,理又不理,表现出了某些地方政府在处理百姓问题中的一种方式态度,这样的态度不但发挥不了地方政府的职责,反而只会加重基层干群之间的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什么时候地方政府能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寻思路、找方法,矛盾自然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可问题是,这样的政府少之又少。太多的地方政府,工作只做表面不做内容,只做表现不做实质,忽略了心里的“疏导”,只靠“围堵”的方式难以解决焚烧秸秆的本质,也起不到任何效果。农民与政府玩起了躲猫猫,白天不让烧,晚上偷着烧;大人不让点,小孩偷着点,冒着被抓挨罚的危险,也要去放一把火,农民无情的背后,是更多无奈!
秸秆的用途很多,可以用作饲料、肥料、种植食用菌基料、燃料等,西方国家的秸秆都变成了地里的宝贝,中国地里的秸秆,化为一缕黑烟,钻进了山野间。
2015年10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