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学新三箭安倍新经济学内容日本女性不愿生孩子原日本老人为何独居日本“少子化”问题 |
分类: 十字街头 |
据日本共同社、英国《卫报》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日前借演艺界男神福山雅治结婚,鼓励女性生育为社会为国家积极贡献的言论,受到舆论炮轰。有民间团体以菅义伟“未能理解女性多种多样的存在方式”为由,在网上募集要求撤回发言的签名行动,截至7日已有逾万人签署。
日本演艺界男神福山雅治9月28日突然宣布与吹石一惠结婚,举国震惊。9月29日,菅义伟在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对福山结婚一事称,“以他们结婚为契机,希望妈妈们一同以积极生育的意愿,为国家作出贡献”。言论一出,便遭到日本各界,尤其是女性团体的一致反对,日本舆论批评菅义伟的言论是旧日本帝国时代强制生育政策的翻版,把女人当成生孩子的机器,是对日本女性的不负责任。
菅义伟的言论似乎并没有错,因为“老龄化”和“少子化”一直是困扰日本社会的主要问题。2013年,日本出生婴儿数量为103.1万人,比2012年减少了6000人,死亡人数为127.5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日本从2005年出生人数低于110万人以后,人口出生一直呈减少趋势,而死亡人数则连续11年超过100万人。日本专家推算,若按照现在这样的人口递减速度,到2060年,日本人口将减少1/3,从现在的1.28亿降至8670万。为此,安倍政权提出了“经济学新三箭”,首要目标就是要让日本的出生率从现在的1.4提高到1.8。
为此,安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鼓励日本女性积极生育,改善生育政策,增设育儿看护设施,提高生育女性的社会地位等,但是成效不大。
日本女性为何不愿生孩子,是不愿意生还是不敢生,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造成日本低生育率的主要原因是结婚率的降低。日本年轻人的观念已经与上一代人大为不同。他们不再追求拥有自己的家庭,很多人认为结婚毫无意义,孩子是种负担。于是越来越少的人选择步入婚姻殿堂,他们选择在晚年结婚或者不婚,虽然有三分之一年轻女性的目标是成为全职家庭主妇,然而她们很难找到可以支撑起这种传统家庭模式的男人。
其次,由于经济压力大、失业率高,加之日本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育儿成本昂贵,年轻女性很难应对来自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在日本,有一种说法叫“寿退职”,指的是女性在结婚时,就要把工作辞掉,因为一般日本丈夫都会要求妻子安心照顾家庭,不再工作,这让很多刚刚找到工作,正享受工作乐趣的日本女性心有不甘,于是又多了另一种说法“出产退职”,也就是等怀了孩子再辞职。职场的巨大压力,让日本女性在生育与事业间很难取舍,于是,很多害怕结婚,生育后被家庭捆绑住的女性干脆选择单身,这也导致了日本人晚婚和不婚率的提高。
第三,日本育儿环境的严峻。在日本,年轻人很少和老人同居,因此也不存在老人帮着带孩子的情况,这一点跟中国传统的育儿方式很不同。中国年轻的家长只负责生孩子,生出来把孩子往老人身边一推,可怜的老人成了保姆,吃喝拉撒睡全包,风雨无阻接送,本是安度晚年的幸福生活,却过的比上班都累。带的好,子女给个笑脸,稍有不慎,一肚子牢骚埋怨,费力不讨好。日本女性生出孩子后要独立抚养,如果想工作,就必须把孩子送到保育园去,但现在常常出现保育园、幼儿园满员的情况,幼儿工作人员少,儿童被拒之门外。即便上了小学,日本妈妈们也很难省心,因为日本小学下午放学很早,大人工作又忙,如果夫妻双方都要工作的话,孩子就要一个人在家待很久,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四,日本男性不愿结婚,更不愿意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育儿上。日本政府调查显示,2006年年末时,30到35岁的男性有47.1%仍是独身,现在,这个比例会更高。因此,接受记者采访的日本女性纷纷表示,把“少子化”的责任完全推到女性身上很不公平,男性不愿承担责任才是“少子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一位未婚大学教授笑着告诉记者:“我是长子,要是在过去,不生孩子是说不过去的,父母在外抬不起头来,现在观念变了,我没有精神负担,做好工作就行了,结婚还很遥远。”一位33岁的公司职员的话也很有代表性:“结婚?那可不行,有了家庭就不能自由地玩了,还是一个人过比较好。”当记者问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将来希望生几个孩子?”他回答说:“能找到工作已经不错了,哪还能考虑将来生小孩的事。我恐怕无法为解决‘少子化’问题做贡献了。”
这些回答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日本男人的想法,另外,日本男性也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过多地花费在育儿问题上,日本厚生省就业均等和育儿家庭局曾做过一项调查,名为“女性就业管理基本调查”,结果显示,为育儿而休假的男性公司职员只占2.4%的比例,可见日本女性的负担有多重。
最后,日本新经济时代竞争的残酷与今天日本相对较高的现代文明及富裕程度也从两个侧面推动了日本“拒绝生儿育女”一族的日益壮大。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也让日本女性的社会观念与地位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忍辱负重,毕恭毕敬的贤妻良母型女性不再是主要追求,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同男人一样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已相当不易,日本女性更不愿因结婚、生育丢掉工作,甚至放弃事业,而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也让家务沉重的女性越来越不受企业欢迎。
看来,改变日本“少子化”的现实,还有很多困难,安倍的“经济学新三箭”政策也仅仅是一个治标难治本的临时对策,无法从根本上缓解日本的生育压力。提高生育率,靠给避孕套扎洞的办法显然也不行,面对众多不愿意生的女性,扎再多的洞,又有何用呢?
安倍政府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日本的未来在哪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