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打劫了我的400块钱

(2013-03-13 09:20:36)
标签:

400块钱变40

善款被打劫

慈善事业猫腻多

如何做好慈善

建立透明化的制度

分类: 十字街头
http://s13/mw690/61c83046td7c44d1c409c&690    
    昨日有媒体报道:深圳一个家庭自1993年开始,资助1名井冈山地区的贫困小学生,直到他初三毕业。后来孩子到广东打工,见面聊天时,孩子说“谢谢阿姨每学期提供的40元生活费”,捐助人顿感惊讶,寄给孩子的至少是10倍!而且写给孩子的信也从未被收到。

    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有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发现此事确实存在,400块钱的资助款到学生手中只剩下了40元,更让人奇怪的是,这件事还是发生在一对一的“手拉手”助学活动中。谁打劫了这400块钱,中国有多少这样的善款被打劫,哪些环节左右了善款的生死,媒体想知道,我们也想知道,全社会都想知道。

    1993年400块钱不是一笔小数目,感谢深圳这个家庭的慷慨大方,他们一直以为400块钱正如一股股涓流汇入了受捐者的心田,改善着他们的生活,帮助着他们的学业;受捐者每学期都按时领取40块钱的捐助款,在遥远的城市,他们幻想着捐赠人可敬的脸庞,如果没有后来的相遇,这将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中国式童话,可惜命运让这一对被暗箱操控的捐助双方走到了阳光下,于是童话变成了惊讶。

    弄清真相好像不难,但是弄清了真相,追回了捐款,对那些因为捐款不到位而被改变人生命运的孩子而言,如何才能重新来过?我们好像不缺少问责机制,作奸犯科者与道德沦丧者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与良心的谴责,但是问责只是亡羊补牢的手段,是出事后自我安慰、推脱责任的伎俩,如何能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我们缺少的不是问责,是制度与责任。

    责任是书面语言,说白了就是慈善机构部门员工的本职工作,你每个月所得薪水的多少就是从这些责任中衡量得到的,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会牢牢地记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并愿意承担责任呢?责任不是摆在嘴上说说,放在心里念一遍这么简单,责任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明明白白的账目,清清楚楚的流向,准准确确的支出。责任不是一笔糊涂账,责任是一对一的清楚,多对一的明晰和一对多的直线沟通,责任不是在玩击鼓传花。

    几天前在北京地铁上,有人拿着本子让我签名捐款,我看到本子上的签名人并不多,就摇了摇头,他好像是一个聋哑人,对我的举动很恼怒,鄙视地瞪了我一眼,然后忿忿地离开,走向下一个乘客……其实不是我不肯献爱心,实在是这种献爱心的方式让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在给谁捐钱?我的钱会捐到那里?你总要让我捐个明白吧。现在中国这样的慈善团体很多,好像做个箱子就可以出来募捐,民众的爱心在忽悠声中被一次次点燃,募捐箱装满了,我们的心却被掏空了。

    没有制度的慈善就是假慈善、伪慈善,只有制度没有监督的慈善也不是真正的慈善,做慈善事业,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人捐钱,捐多少钱,是如何将筹集到的善款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化地发放到需要资助的人手中,让善心得以延续,让爱心直抵受捐者的心田。慈善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拷问的是一个人的良心与社会的责任和做人的底线,一个毫无底线,连公众的善心都要贪占的人,恐怕也早已不是人了。

    算了,还是闭嘴吧。

                                                                                   2013年3月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