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让爱心发了霉

(2012-12-27 09:21:56)
标签:

成都红十字会

捐款箱纸币发霉长毛

国外红十字会成功经验

郭美美事件

红十字会信息透明化

分类: 荒山野院
http://s6/mw690/61c83046hd1cb6f3b3255&690
http://s3/mw690/61c83046hd1cb6f19bc62&690
    中国人一贯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所以大到天灾,小到人祸,都能看到好心人的身影,他们慷慨解囊,对受害人施以救济,这些善款代表着公众的爱心和整个社会的态度,虽然可能杯水车薪、微不足道,但足以让需要它的人感动。善行会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与群体效应,当全社会都伸出友爱的双手去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弱势群体时,这个力量就是巨大的,但是如果我们献的爱心,捐出的善款并没有给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反而被搁置在角落里,发起了霉时,我们的善心之举是否还有价值和帮助的意义呢?我们不禁要问:谁让公众的爱心发了霉? 
 
    据新京报昨日报道,成都市红十字会在汶川地震后设立的募捐箱善款,因多年未取,导致箱内纸币长出白毛。据当时出资制造募捐箱的公司负责人表示,原本应放在公共场所的募捐箱,有些被严重损耗,甚至被盗,最后超过500台募捐箱被弃于仓库。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百余个募捐箱竖立排成几行,这些募捐箱大约有1米多高,上面是电视显示屏,下面是捐款箱,箱内有善款。有些箱子被塞进广告宣传单,很多箱子内,数额不等的纸币已发霉,长出黑灰色粒状物质,有些纸币上已长出一大块白毛。

    从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已经整整四年,四年里箱内的捐款分文未动,反而任之发霉长毛,我们不禁要问:成都红十字会就是这样对待社会公众的爱心的吗?爱心无国界、善行无大小,爱心传递的是一种社会正能量,它温暖、真诚、让人感动,爱心如涓流,但无数股涓流汇聚到一起,就会变成浩瀚的湖泊与海洋,作为爱心力量的发起单位,成都红十字会,本应该积极对待公众的爱心之举,妥善处理公众捐出的善款,将这些钱落实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将社会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灾民心中,但显然,成都红十字会因为与捐款箱制造商之间的利益纠纷,就将这些捐款变成垃圾,丢在一旁,弃之不管,此举违背的不仅是职业道德,更是社会公德与爱心。

    作为社会公众一员,我们面对受灾的群众义务捐款,毫无吝啬,但我们不知道钱捐到了哪里,由谁来支配使用,花在了哪个方面,但是这些疑问丝毫无法动摇我们捐款的热情,无法泯灭我们内心深处对受灾民众的同情与怜悯,这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也是人善良本性的释放,但是当无数的捐款最终变成发霉长毛的废纸,受伤的岂止是公众的心理,莫让同情变绝情。

    近几年,由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诸多怀疑、猜忌,中国红十字会,这个最富于救助色彩的机构组织因为各种丑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我相信“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作为社会最基本的人道主义救助团体,应该从自身入手,多查原因,纠正错误,公开善款,建立透明的制度机制,责任到人,制度到位,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从根本上行使中国红十字的宗旨: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

    从民政部的一项数据调查统计显示,今年我国社会捐赠总量约700多亿元,与去年相比减少100多亿元,降幅超过一成多,已是连续第二年下降。你为什么不捐了呢?看看网友的投票,答案一目了然。

http://s14/mw690/61c83046h7b6141af1cad&690
    其实国外一些国家的红十字会组织也屡有丑闻发生,但是面对丑闻,当地组织做的更多的是查找原因,更正错误,而我们国内组织却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辟谣,遮掩事实上,这不能不让人痛恨。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红十字会自身体制不成熟,制度不够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国家缺乏必要的监督机构体系和对应制度,监督、监管都不到位,作为社会公众更无从知晓。要改变这种捐款公开,用款保密的现象,西方国家的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纵观国际惯例,世界红十字会的通行做法总结起来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审、晒、说和管。

    一审。为了确保专款专用,国际上的红十字会每年年末都会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审计结果会在年报中详细呈现。李连杰的壹基金被称为“中国NGO中和国际先进经验最为接近的民间慈善组织”,获此褒奖,原因并不复杂,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负责壹基金的审计,每年要出具五份财务报告(四份季报和一份年报)。而独立的审计报告,中国红十字会根本没有。

    二晒。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之后,要将报表向公众晒一晒,任何人可以通过网页或电话均可查询到善款的去向。反观内地的一些慈善组织,有的甚至连网站都没有,更别提晒报表了。

    三说。说即说法,慈善者捐的钱用在哪里了,红十字会得给个交代,得有个说法,不是简单地向公众说,而是必须向慈善者说。据香港红十字会发言人苏小姐表示,“(香港红十字会)一定会给数额较大的捐赠者做文字图片和财务运用的报告,而小数额捐赠的市民,我们也会组织探访团去察看。”而我们看到,不少内地慈善者将钱捐出去了,却从未收到慈善组织的反馈信息,既不知道受益者是谁,也不知道受益者是怎么花钱的。

    四管。这点香港就做的很好,目前,香港为保障捐款人的权益,审批和监察机构筹款活动,并调查管理不善或行政失当的个案,问题严重的将撤销牌照。撤销牌照,这在内地恐怕不可想象吧?

    除了这些通行的做法,一些国家还有一些自己特色的管理方式。

    美国用评级制约慈善机构:美国有行业自律系统。该国的慈善评级机构先后为超过5300家慈善机构评级,级别从无星到四星逐渐升高,同时提供不同标准的前十排行榜,其中包含了负面排行,比如筹款回扣率排行、财务危机排行、劣等机构CEO薪水排行、赠款囤积花不出去排行等。一旦慈善机构信誉受到质疑,就可能被公众抛弃。慈善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提高自己的透明度。

    英国采用行政监管模式:英国是欧洲慈善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早在1860年,英国政府就专门成立了“慈善委员会”,以监督管理和规范慈善组织的行为,增进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信心。1992年新《慈善法》明确规定,公众中的任何成员只要交付一定合理的费用,就有权获得慈善组织的年度账目和财务报告。对于那些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来说,公众对其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亚于上市公司。

    德国“捐助徽章”一年有效:德国为了规范慈善机构的运作,设有社会福利问题中央研究所(DZI)和天主教联盟两家独立机构,负责监督善款的使用情况。其中社会福利问题中央研究所创立于1893年。它们的监督也不具有法律强制性,而是建立在自身“公信力”的基础上——它们向通过其审查的社会福利组织和慈善组织颁发“捐助徽章”,由此认证这些组织具备募捐资质。由于公众认可这两家机构的权威性,所以获得其“捐助徽章”的组织比未获认证的组织更受公众信赖,自然也更容易得到捐款。目前德国有超过200家社会福利组织和慈善组织持有“捐助徽章”,其授权使用期为一年。
  
    其实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改正错误的决心与勇气,作为社会最基本的人道主义救助团体,如果连改错的勇气都没有,总是遮遮掩掩地袒护丑闻,损害的岂止是自身的形象,更是国家的光辉。信心丢了,可以再找,民心丢了,想找都难。
 
                                                                                2012年12月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