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毕节冬天更冷的是人心

(2012-12-20 23:52:14)
标签:

毕节更冷的是人心

禁止人畜入内

政府推卸责任

5名流浪儿闷死

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分类: 彼岸花开

http://s13/bmiddle/61c83046gd14ac145803c&690
    毕节的冬天格外冷,比天气更冷的还有人心。

 

    贵州省毕节市今年出了名,原因是五条鲜活的生命被闷死在垃圾箱,留守儿童、寒冬、雨夜、流浪、生火取暖、紧闭的救助站……这些词汇让人们不愿再去回忆当时的情景,毕竟五条幼小的生命承载了太多的惋惜与痛恨,他们用一种悲情的方式告别了2012,在末日来临之前,无奈地选择了匆忙离开。

 

    我想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吧,人生难免起起落落,出生、死亡,每个人都在世界上走一遭,只是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这些话我们可以安慰自己,安慰心灵受伤的父母,但是我们不能安慰当地政府,不能安慰政府中那些冷漠无情的政客,因为他们的血是凉的,心比天气还冷。

 

    最近,毕节市在5名儿童被闷死的垃圾箱上印上了 “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12个醒目大字。这12个字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政府推卸责任的公告,看过不觉让人心寒、心痛、更心惊。

 

    首先,“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将人与牲畜划成等号,是对人的不尊还是对牲畜的不敬,是对身份的蔑视还是对尊严、生命的蔑视。作为当地政府部门,本应从事件中吸取惨痛教训,致力于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却挖空心思玩起了文字游戏,企图通过一行警示标语就将责任分的明明白白,推的干干净净,这是对死者尊严的亵渎,也是对社会公正的挑战和正义的欺骗。5名留守儿童的死亡牵扯了全社会的心,爱心人士为毕节留守儿童的冬天纷纷慷慨解囊,捐衣捐物,但是当地政府做出的努力又在哪里?难道仅仅是将发生命案的垃圾箱涂抹上几个血色大字,就可以代表政府忏悔的决心与救助的力量?正如有网友所言:“孩子不识字,畜生不识字,只有政府官员识字,严禁人畜入内难道不是现实版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其次,毕节市政府此举有避重就轻,转移公众目光,化解危机之嫌。显然5名流浪儿童被闷死在垃圾箱,是毕节市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的缺陷所致,是某些政府官员的不作为所致,是当地政府在公共管理上存在着安全隐患所致,作为事件发生的当地政府,应该勇于承担责任,自我检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真正保护救助群体的权利,但显然,一行12字的警示标语却将事故的责任推给了不会说话的垃圾箱,这个在生命最后一刻仍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的垃圾箱成了政府官员眼中的凶器,拿垃圾箱出气显然要比跟自己过不去容易的多。“责任自负”看似简单,实际显示了当地政府冷冰的处事态度与敷衍推脱的本质,这种毫无人性丝毫没有人情味的做法比垃圾箱更肮脏。

 

    最后、这场标语事件也反映了目前我们国家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对当地问责部门的监督、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体制,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制度保障体系薄弱。一个备受公众关注的媒体播报事件通常开篇轰轰烈烈,结尾默默无声,要不是摄影记者拍摄纪实专题的偶遇,我们很难想象5名儿童死亡的背后,是当地政府对自我行为的放任与处理措施的简单、粗暴、不负责任,何时能将偶遇变成一种工作常态,或者明确的责任态度,我想那时我们的政府就真的成了人民的政府,人民也成了政府的人民。

 

                                                                              2012年12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