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伤孩子的慧命

(2009-09-10 18:23:51)
标签:

应试教育

杀人犯

粉笔

中国

教育

分类: 困顿人生

莫伤孩子的慧命

                文/一片碎瓦当

  莫伤孩子的慧命 

    最近在一本书上读到一则让人深思的笑话,引发了我对自己工作习惯,职业行为的深刻反思检讨。

 

   “一个杀人犯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伤心的不得了,正在伤感之际,忽然听脚底下有人唉声叹气,杀人犯很吃惊,就问:下面什么人?你住在什么地方?下面的人回答:我是教师,住在地狱的第十九层。杀人犯更吃惊了,说:地狱不是只有十八层吗?怎么出了个第十九层?下面说,这是阎王特设的。杀人犯说,杀人就是最重的罪了,你的罪难道比杀人还重吗?那人说“这你就不知道了,人有两条命,一是性命,二是慧命,杀性命只伤肉体,杀慧命毁掉的可是灵魂啊,就因为我生前误人子弟,杀了许多孩子的慧命,所以就被下到第十九层了……”

 

    笑话到这里结束了,即使还有,自己也读不下去了,合上书的那一瞬间我反反复复的问自己“是否也该下到地狱的第十九层?”先不去追讨国家的教育体制是否存在弊端,也不想找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但可以确定的是,我确实在扮演伤害孩子慧命的杀手角色。

 

    每天从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就俨然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布道者”,布道的方式是完全按照古训的内容进行的,千百年来不曾有改变,“传道、授业、解惑”此师职也!我发现围绕这六字箴言的布道过程很轻松,按部就班比任何形式的创新都容易的多,可以给自己节省时间,提供舒适的个人空间,这样在闲暇之余喝喝茶,上上网,泡泡妹妹,炒炒股,日子好不快活。应试教育的体制就是这样,只要家里大旗不倒,任尔家外彩旗飘飘。插在城头这么多年的应试教育大旗,从来不会因为某个孩子不堪学习重负扼腕自杀而出现松动,也不会在韩寒之流的奋笔疾书,奔走呼号中黯然失色。这如一剂强心剂,给我们这些挣扎在一线的教师以生的力量和活下去的勇气。于是再不用因学生不着边际的奇思妙想而徒增烦恼,也不用为设计一个导入情景而煞费苦心,因为历史本身就是过去时,像一面镜子,知荣辱兴衰也就罢了,谁又能掌控现在,预知未来,至少我不能。

 

    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喜欢墨守成规,按部就班,一成不变地寻找着老路。一旦人体内有百分之一的荷尔蒙激素被释放都会汇聚成百分之百的能量。那天我就是这样,突发奇想的给学生们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洪秀全,你会选择在哪定都?”也许学生的内心被压抑的太久了,他们高涨的热情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喧嚣与争吵的声浪暗示了他们的思想仍然活着,几次想中断他们的讨论,但我都不忍心,如果没有考试,就这样一直争论下去多好,突然我发现在这个热烈的群体中有一个学生一直闷闷不乐一声不响的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我走过去轻轻摸了摸他的头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加入到大家的讨论中来,他抬头看了看我,用很诚恳的眼神对我说:“拜托老师,请你把答案直接告诉我。”

 

    想想自己一直在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在搞一个什么狗屁讨论,这样的讨论会有结果吗?对我的期末测试又有多大帮助?我在浪费他们的时间,那个学生说的很对,他只需要一个结果,至于过程并不重要。

 

    婊子和牌坊本身就是一对很矛盾的东西。可是这个世界上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大有人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想扶起素质教育这株幼苗,却发现在应试教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难种带刺的玫瑰。于是大家只好穿新鞋走老路,挂羊头卖狗肉,用流于言表的形式主义来烘托欢乐,热烈的氛围。这种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形式主义和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考试制度必然背道而驰,使结果和过程之间产生矛盾,想要结果,必须忽视过程,直到最终放弃,选一条康庄大道,不必披荆斩棘,迂回反复于曲径深处,因为荒废时间于过程,结果将毫无意义。

 

    学生的话代表了相当部分老师,家长,乃至学校社会的心声,能够引起共鸣,在今天应试教育的挤压下有多少教师扮演着如我一样的杀手角色,又有多少孩子的慧命被连根拔起,丢弃一旁,暴曝枯萎,直到死掉,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位国外著名教育专家所面临的中国教育的尴尬处境里,看到中国教育如孔乙己般落魄的一面与范进中举后的癫狂病态。

 

    一位国外著名教育家来到中国一所幼儿园,随便用粉笔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点,然后问一群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标准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打开了话匣,有的说这是星星,有的说是一个路边的小石子,有的说是红果子,还有的说是小动物,他们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答案五花八门,教育家又来到一所中学,同样在黑板上点下一个粉笔点,然后问这群已经开始懂得思考人生的中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直到教育家启发式地告诉学生无所谓对错尽管说时,中国的中学生才异口同声的答道:“这是一个粉笔点”,声音嘹亮,响彻整个世界。

 

    或许这就是我们今天教育的悲哀,这就是今天在我们教育的三尺讲台上为什么站着那么多只讲性命,不讲慧命的如我之流的教师的原因吧!可有谁来问我一句“为什么?”做记者是用事实说话,做教师只能用成绩说话,没有成绩,谈什么尊师重教,没有成绩,谈什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标准,没有成绩,还谈什么举国欢度第25个教师节,成绩成了学校标新立异的标杆,成了教师三六九等的标尺,成了家长投桃报李的标志,“重点”与“普通”并在一起,已经暗示了真理永远站在少数那一边。

 

    重过程还是重结果,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国家高举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大旗,一面高唱素质教育赞歌,一面紧抓高考不放,抓就抓了,唱就唱了,倒也没什么,偏偏又一而再,再而三的扩大高考录取名额和高校招生比例,民办高校,私人讲堂,职业技校如雨后春笋,窜土猛长,可我们看到的结果是无德无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就业危机越来越大,一些高校甚至成了三教九流的温床,地痞流氓的染缸,是这个社会在退化,还是人类在退化?其实都不是,是中国教育在退化。正如一位老人所言“八十年代看大学生,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九十年代看大学生,我怀着赏识钦佩的心情;今天再看大学生,不看也罢!”如果教师毁掉的是一个学生的慧命,那么中国教育的不伦不类毁掉的就是整个民族的慧命。

 

    人命有两条,性命是所有动物都具有的,只有慧命才是人类独有的。慧命中包含人之所以能够超越所有动物而成为人的创造力,想象力,伦理道德及理性等,从这种意义来说,慧命才是人之根本。如果说生命的获得和延续是每一种动物的本能行为,那么人的慧命的养成和培养就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如果由于教育失职而使慧命泯灭或变态,那么人和动物还有何区别?

 

    思来想去正如书中所言:“教育是把生命提升到慧命的唯一手段,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慧命的质量,一个人慧命的质量又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一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又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生生不息,慧命的培养是一种前端行为,没有这个前端行为,就没有后来的中端过程,而没有中端过程就不可能产生终端成果,没有终端成果我们就只能一直等待,而如果我们继续漠视对前端行为大力打造的话,那么终有一天,我们会像等待“戈多”那样在年复一年的等待中把希望慢慢熬成白发苍苍。”

 

 

 

 

                                                                      09年9月10日教师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接我回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