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hebinxiaoxiong
shebinxiaoxi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287
  • 关注人气: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牟宗三先生周易哲学演讲录3

(2022-03-18 15:41:19)
标签:

读书思考

文化

杂谈

分类: 思考

第三讲  乾坤代表两个基本原则:创生原则与终成原则

阴阳以气言,乾坤以德言。乾坤代表性德,德者也。阴阳属气,气是动态字。西方自然哲学讲地、水、风,水是静态字;中国自然哲学讲阴阳五行是动态字。阴阳是气,是具体的;乾坤代表性德,是抽象的。从德方面了解这个的本性是什么呢?者健也。健是德,不是气,这个是精神的,不是健康的代表健德,坤也是一德,坤者顺也。乾坤以德言,这表示乾坤代表一个原则。原则是理,只有德才可以转进至原则。

《易传》乾坤并建,讲乾坤两卦就要首先了解两个基本原则,讲两个原则,但不是西方的二元论。健所代表的原则是创生原则,创生原则也就是创造性原则。创造是基督词语,我们讲创生不讲创造。坤顺所代表的基本原则是保聚原则,也叫做终成原则。坤卦代表终成原则等于西方的final cause(目的因),从final cause落脚的地方讲终成原则,final就是终成,《易传》终成二字最合final cause的意思,终成这个词最典雅。谁担负终成的责任呢?就是坤顺之卦,这跟健的创生原则不同。

《乾卦辞云:“乾,元、亨、利、贞。”“元、亨、利、贞代表一个过程,四个阶段,静态讲就叫做四德元、亨、利、贞整个过程就藏有两个原则,创生原则从元亨二字看出来,终成原则从利贞二字看出来。元亨里面就藏有创生原则,利贞里面就藏有终成原则。

《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大哉乃赞叹之词。是个元,故曰“乾元”万物资始意谓万物资以始,万物资以有其存在。资者,凭借凭赖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就是从万物资始表示乾元是一个创生原则,乾元使万物存在。万物凭赖乾元才有其存在,才有其存在就是创生。乾元这个观念从哪里来呢?依《易传》,乾元这个观念是顺着的健行之德而来的;依《诗经》,这个智慧从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周颂•维天之命)而来。《书经讲天命很具体,可以列举出来的。原初《书经从政权讲天命,政权是天命的。天命开始命得很具体,天不停地给你命吉凶,吉凶是由天决定的。一般地括说,万物都是天之所与予,天地万物都是天使其如此。万物的存在都是天之所命,所以《诗经说: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穆”者深远貌,就是深奥的意思。不已意谓不停止地起作用。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的根据是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中庸》引用这诗句,云: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天也。《中庸盖曰天之所以一句,意谓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就是天的本质,就是天之德,天德就是健。下一句是“於乎丕显,文王之德之纯。《中庸》加盖曰文王之所以文也,纯亦不已。所以,中国的道德形上学这个深远的玄思有两个智慧,客观的讲就是天命不已,主观的讲就是纯亦不已。这是中国文化智慧的最早的根源。

中国文化智慧最原初的根源就是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丕显,文王之德之纯这首诗。纯亦不已是主观地讲,从道德修养讲,转到《易传》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象辞这句话是两个意思合在一起。天行健是天健之德,是创生原则,这是客观地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根据文王之德之纯。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纯亦不已就是自强不息,纯亦不已是法天。两个不已是中国的智慧,一代一代相呼应,孔子就是继承这个传统。这不是很美吗?中国的智慧、中国哲学什么不能讲呢?!西方哲学开始于希腊,希腊是科学哲学,没有这种哲学呀!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彖)表示元、亨二字。接下去说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这是落在六爻上讲。落在六爻上讲就是展开了,展开成一个过程。云行雨施是具体的描述天地的气象,这种自然气象很美,很具体。现在我们把自然的美破坏了,这是很危险的。品物流形意谓种种物在云行雨施这种气象下,这种自然环境下流行。是类,就是万物,种种物。是流动变更的意思,当动词用,流动啦,形态没有一定的,天天在变化。是形态(forms),就是康德说的时间品物流形就是种种物在云行雨施这种气氛中流动变更其形态,六位就是六种形态。变更其形态就表示在一个过程里面。这个过程是什么过程呢?就是六爻的过程,生长的过程。这个讲的是卦,卦纯阳,纯阳代表光明,所以说大明终始时乘六龙是漫画式的语言,没有什么道理。

进一步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彖),大明终始,六位时成道变化的过程,元亨利贞也是道变化的过程,但道不能变化呀,道哪有变化呢?道变化不是说道本身在变化,是道在阴阳的生长过程这个变化之中显现成“乾道变化,变化是在六位时成这个地方讲。在道变化的过程里面各正性命,万物每一个东西同在道变化中正其性命,正其性命就是定其性命,正者定也,定其性命就是成其性命。落在万物上才说性命二字,不落在万物上就是一个天命不已,就是天道、道。道落在万物上就各个个体讲才有性命这两个字,在道变化中,粉笔成其粉笔,成其粉笔就有粉笔的性、粉笔的命。粉笔在天道变化中有粉笔的性与命,就人而言,人在天道变化中有人的性,也有人的命。你这个性命是从天命不已这个地方下来,这就是理学家说的义理之性,命是道德命令的命。假若根据气来,就是王充所说用气的性。分两层讲,都在“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这两句话中表示。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讲,也就是从元亨讲是创生原则;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就是终成原则,就是利贞二字所表示。正、定、成,就从字这个地方表示出来。贞,正也,定也,成也。在贞这个地方停止了,就是有所成。万物成其性命,等于怀特海说的客观化,这个客观化是本体宇宙论地讲,不是认识论地讲。康德讲知识要合客观原则是认识论地讲客观化,通过范畴的规定而客观化,那是认识论的客观化;怀特海讲的客观化是本体宇宙论的客观化。每个东西能在道变化中正其性,正其命,它就可以站得住,它就能成其个体。

亨,通也。亨这个通往上走,故曰元亨。利,利刃之利,一下子通出去。利往下走,也就是往贞走,故曰利贞。所以,元亨是一个阶段,利贞是一个阶段。亨这个通是生命之内润之通,不是往外通。自己生命内部不滞不塞,内部谐和,所以这个属于元,往上通,这个通是生命之不滞。作天命不已的乾元,宇宙的大生命,当然不挤塞,不呆滞。挤塞呆滞怎么能创生天地万物呢?生命不滞才能发光。如一个箭头,这个箭头的方向到什么地方成它的目的呢?箭头代表一个徼向,徼向落在什么地方呢,向什么地方停止呢?落在,这个贞表示成,终成。

《易经》讲生成,终始,讲创生,不是盲目乱闯,不是虚无流,所以《易经》重视终成。至哉坤元就藏在利贞这个地方,从元亨见大哉乾元;从利贞见至哉坤元易经从这两个原则讲一终始过程。这是儒家的义理,不是道家的,也不是佛的。佛没有这一套,佛讲缘起性空,如幻如化。儒家根本反对缘起性空,哪是如幻如化呢?哪是缘起性空呢?照儒家讲,天地万物都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这是儒家的灵魂。所以世俗的人说理学家是阳儒阴释,这是胡说八道,似是而非,假聪明。理学家根本义理是儒家的,从朝三百年来大家忘掉了。

牟宗三先生周易哲学演讲录3

牟宗三先生周易哲学演讲录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