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牟宗三先生四因说讲演录2

(2022-03-11 16:23:20)
标签:

读书思考

文化

杂谈

分类: 思考

第二讲 目的因动力因

前讲讲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亚里士多德分析一个东西有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四因说到处都可以应用,普遍地应用。

先是静态地、横地分解formmatter。从formformal cause,从mattermaterial cause这是一个横的分解。还有一个纵贯的动态的讲法。动态的讲就从发展的观点看任何东西。每个个体是一个发展,杯子要发展成其其杯子。完成其杯子,杯子的目的就达到了。任何一个东西从发展的观点看,它总有一个发展的动力。所以从后面看它有一个动力因(efficient cause)(efficient cause也译作有效因)它是个发动的力量。这个发动的力量使一物往前发展。往前发展总有一个发展的目的,这就是目的因(final cause)。这是动态的分解。

动态就是表示一个东西的完成要通过一个发展的过程完成,这个发展过程名之曰生成过程(becoming process)这个生成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这个可以普遍应用,对于任何东西都可如此分解。

照人(human being)人之人,可以分好几层看。先就人的形躯(physical body)看,形躯也有形躯的形式,这就是人的形状。人有四肢百体,这个人的形状很难得。但形躯只是表面的外部的看法。你要看人的心灵(mind)英文是个human being human being你要重视humanity就不只是看人的形躯。

形躯很重要,生而人,这个人相很重要。猴子虽然很像人,但猴子不是人。达尔文说人是猴子进化来的,这话不通的。什么其他猴子没有进化无论怎样慢慢进化,猴子进化不到人。猴子就是猴子,人就是人,当时,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世界影响很大,他说天地万物不是神创造的,是进化的。从进化的观点看,说明的范围很有限,是有限度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不通的。你们不要信以为真。其实进化就是演化。演化,若用中国人的词语说,就是气化。说人不是神创造的,是可以的,但说人是由猴子演化而来,则不通。

要重视humanityhumanity如何译成中文?这个字是很难翻译的。有译作人性,那么这个人性human nature是不是相同呢?有人译作人道,那更笼统。英文文法有这种抽象名词,凡是后面加上-ty-ness都是抽象名词。humanity就是抽象名词,这种抽象名词中文没有的。由此可知道这方面文字的影响很大,中国人的头脑在这方面是很差的。西方人这种抽象名词,印度梵文也有。

humanity是从human being分析出来、是一个抽象名词,这跟粉笔这样的具体名词不一样。平常译作人性是不对的。因human nature就是译作人性human nature就是人的自然。

西方人,人的自然对着超自然讲,超自然就是上帝、神。西方人说人性就是人的自然。

照中国传统,这个人的自然属于哪一方面?子说:生之谓性”(孟子•告子上》。下文告子言性犹杞柳也”“性犹湍水也食色性也皆出自此篇。就是说的人的自然子说性犹杞柳也”“性犹湍水也,那是只有形而下意义的性。顺着人的自然,荀子讲性恶,子讲生之谓性,都是属于气性,气性是一般的说法。所以,子说生之谓性,就是所谓食色性也食色性也就是人的自然。但是,光从人的自然看人只能了解形躯人的特性不能了解human beinghumanity,不能了解人之人之人义。所以,孟子说性善,那个作什么讲那是作道德性讲的,是就我们人的内在道德性(inner morality)讲。孟子讲的,用黑格尔的词语讲就是人类的inner morality

孟子说性善的性是指inner morality说的,这样才能够显出人的特点,显出人与动物的不同。这种不同就是价上的不同。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见《孟子•离娄下几希的不同不是分类的不同。要是分类的不同,子说生之谓性,也可以表明人与动物的不同。人有如此这般的四肢百体,就是人的physical body,人有人相,动物没有人相。这种不同是分类的不同。这个道理我在《圆善论》一书讲得很楚。

孟子说性善的不是分类的类念的不同,是价的不同。假定光说分类的不同,子说生之谓性也可以说不同。人的生之谓性跟牛的生之谓性不同,牛跟马也不一样,这是类不同。这个类不同也很重要。你不能看轻人这个形状。人有人的五官,所以人的感觉跟其他的有限存在不一样。人身难得,照佛讲,人最容易成佛,所以人身难得

照佛讲,凡生皆能成佛。什么是生?一切生也叫做有情,这个有情不是有情人皆成眷属那个意思。有情就是有情识作用,识就是有知觉了别的意思。畜生也有情识,也有感觉知觉,但畜生太笨,气太浊,很难开发,心窍不开,不容易成佛。地狱生太苦了,也不容易成佛。人这个有情就很了不起,动物的心识受感性束缚得太深了,很难开发。所以,生而人很难得。天堂生享福太多也不容易成佛,这表示人不能太舒,人要磨炼才成,所以,人相很重要。

人身难得,但光从我们这个physical body这个人身方面看不够,要看人的内在的道德性。孟子抓住这点很了不起,所以孟子是亚圣。荀子讲性恶,子讲生之谓性,都是讲的human nature,就是食色性也,就是动物性,这是人的自然。光讲这点不够,不能完成这个humanity,从human being立场讲,除生之谓性那个人的自然的那方面之外,一定要重视human being之所以human being的那个humanity这个地方,humanity这个抽象名词就出来了。

human being引伸出humanityhumanity应该译作人之人的人义,重人的念的本义。这个不是仁义的义,这个念的意思。中文没有抽象名词,所以想拿一个字翻译humanity很难。平常译作人性,那是不严格的。

人性”,就是指human naturehuman nature译作人性,就是人的自然。人有自然的方面,荀子讲性恶,子讲生之谓性都是说人的自然。荀子讲性恶,那个并不是了不起的恶,跟西方讲原罪那个的意思不一样。荀子讲性恶的恶就是动物性。

动物性、生之谓性,可以用三个系列把它总结起来:一个是生理系列,一个是心理系列,一个是生物系列。人的自然有些属于生理学的(physiological)、有些属于心理学的(physiological)、有些属于生物学的(biological)我们现在了解人,根据生理学了解人,根据心理学了解人,根据生物学了解人。人类学不外是根据这三方面了解人类。

从生理学的立场了解人,哪些属于生理学的自然呢?生理学很简单,欲就是生理学的。中国人所谓七情六欲,情欲连在一起,有时候不是很严格分开。欲是生理学的情就是心理学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是心理学的。生物本能,传宗接代、趋利避害,这是生物学的。趋利避害,保存自己的生存,这是人的生物本能,人的基本权利先要保住,然后说传宗接代,这是生物学的。以上所说都是人的自然,属于human being中的三系列。所以,人的自然不是抽象的名词,这是很具体的,都给你摆出来。观察人的自然,离不开这三系列。照中国传统说,这三系列都属于气,只有人的内在的道德性属于理。

讲人之所以人的人义,不能否定人的自然的那些方面。但最重要是理那一面,那是完成人之所以人。照亚里士多德,每一个东西都有它的动力,完成它自己的一个发动力量。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目的。人的目的在哪里?就是完成人之人的人义,人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人要成个人的样子,人要能站得起来。这站得起来是在发展中一步一步完成的。我们现在社会上,人到十八岁就成人了。成人的意思就是说你有独立的人格,你要负道德、法律的责任。没有成人之前,你犯罪不负法律责任。成人是就你到法定年龄说。你要正实现人之人的人义,这很难,这是个无穷的奋斗。你一生奋斗也不一定能完成你人之人的人义。所以程明道说:人于五伦有多少不尽分处!

所以,人的目的就是能实现人之人的人义,实现人之人的人义就是人的目的因。亚里士多德讲目的因就万物讲,没有什么奥妙的意思,就是每一物要完成它自己。最后完成它自己才能说它是什么(what it is),才能下定义,下定义是属于what的问题。万物都有它是什么的一定的意义。

存在主义者说人不能下定义,因你是什么须靠你将来的创造,创造成什么才能是什么,人生下来开始什么也不是。这是存在主义者萨特的辩论,这话很有意义,有他的道理。萨特说那些话的说明存在先于本质。人没有本质(essence),本质靠你的创造。因下定义靠着你能把握到本质,因此,萨特说人不能下定义。

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是反对柏拉图,因柏拉图说本质先于存在。在柏拉图,本质指idea讲,每一个东西都有一个idea在后面。idea就是任何东西的一个括号,每一个东西有一个括号笼罩着,它不能跳出这个括号。idea是先天的,上帝造万物的时候每一个都给你定好了。所以照柏拉图讲,你能了解idea就能对任何一个东西下定义。你能了解粉笔的idea,你就能对于粉笔下定义。对于人下定义就要了解人的idea人的idea就是人之人的人义,万事万物都是如此,这是传统的讲法。

本质先于存在,这是柏拉图传统,这是理性主义的讲法。萨特出来说人生下来什么也不是,你是什么靠你的创造。你把自己创造成什么,你才是什么,你是什么以后,我们才能对你下定义。这是存在先于本质。因此,萨特说人不能下定义,因事前没有一个idea摆在那里。这话有问题。萨特这个主张开始说得很有道理,人是什么靠自己创造。你是做生意,还是做工人,士农工商都是自己选择,这是你的自由。人要成个什么型态,成圣贤、成英雄、或成豪杰,也要靠自己创造。讲创造就要讲自由,这个很有道理。但是,讲创造是不是就一定要否定柏拉图那个idea呢?你可以随便创造吗?你可以选择士农工商,可以选择成圣贤、成英雄豪杰或者做普通人,但你可以随便把你自己创造成石头吗?所以,后面一定有一个括号,有一个idea

尽管萨特说你成什么要靠你自己创造,但那是有范围的。这个范围就是一个括号。我在心体与性体》一书综论部就讲到这个括号参阅牟先生《心体与性体第一册综论,第二章第三节存在之理与形构之理之区别。从括号说是形构之理(principle of formation)但除括号外,还有一个实现之理(principle of actualization)。从实现之理说是动力因,从形构之理说是形式因。这个很容易了解,这不是比附。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分析可以普遍应用,没有人能反对,只是你了解不了解,你应用得恰当不恰当。

人可以下定义,因人是有限存在,自由创造不能随便创造。先有一个本质,你要把你的这个本质实现出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很难,但你不能说人没有本质。我在《道德的理想主义一书有一篇文章讲这个问题,大家可以一读。

牟宗三先生四因说讲演录2

牟宗三先生四因说讲演录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