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唠叨一下豆的数学老师。
昨天的数学课上,一男生跟她杠上了。这个孩子想用在课外班上学来的方法解题,还有几个孩子也想用这个方法,她不让。理由是“普通同学用这个办法容易出错”。
她一向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她心里“只有几个好的,其他人都不成”。这孩子不服,跟她拧上了:我用自己的方法怎么就不行?凭什么不能用呀?关你什么事儿?
我见过这个孩子,挺聪明也挺淘气的一个孩子,学习成绩还不错,但上来那股劲儿确实挺气人的,感觉有股子痞劲儿。也许是青春期前期的逆反劲儿上来了吧。老师气得够呛,可想而知后面的课没法儿上了。
在我的印象里,解数学题应该尝试各种思路,方法越多越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最后孩子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开阔了思路,也会找到最佳方法。这个过程中,会学到很多。所谓举一反三,把一道题做透了,比生搬硬套做多少题都有效率。数学课上,老师应该带动大家畅所欲言,探索不同的解题路子,这个过程应该是有趣的,气氛是热烈的,而不是枯燥的。这是我的理解。
而现在恰恰相反,可惜了这波孩子啊。
“数学学习只能靠自己了。不管你多么不喜欢这个老师,你也要学好数学。这个老师不能为你负责,甚至妈妈都不敢说为你的一生负责,你必须对自己负责”,去年暑假的时候我第一次跟豆说这话,今天,我又把这话说了一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