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今天住院了,怀疑是EB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
北京儿童医院的病房不让家属陪,豆的病房有7个孩子,配有一名护士和一名护工。只能在每周二、四下午探视一个多小时。负责的大夫会随时通过电话跟家长沟通孩子的病情。豆爸安慰豆说,就当是一次夏令营了。
事情是这样的:(把发病过程写下来,既做个记录,也给朋友们一个借鉴。)
大约8月6日晚上,豆跟我说脖子上有个包,好像是被蚊子咬了。我一看,脖子右侧果然有个包,不是蚊子咬的,伸手摸了摸,包显然在里面。问:“疼吗?”答:“不疼。”“问题不大,等上医院看看”。嘴里轻松地说着,心里却嘀咕,瘤?
8月9日,豆的精神一直很好,没有任何其它症状,但长个疙瘩还是令人隐隐担心。去儿研所,挂了外科普通号,大夫一看说是淋巴结肿大。我一听,心想:淋巴结可是人体的防御系统,淋巴结肿大,一定是有什么侵袭豆了。
验血后,大夫说应该是病毒性的。看豆不发烧,大夫给开了山腊梅叶颗粒,帮助豆抗病毒。大夫说,像豆这样的大孩子免疫力强了,不一定表现为发烧。很多孩子发烧的时候淋巴结也会肿大。应该没有什么大事,吃一周这个药就行了。淋巴结肿块会在一两个月内消失。
放心地离开了儿研所,一阵轻松。山腊梅叶颗粒很好喝,闻着就跟柠檬茶似的。
8月10日,应豆的要求去逛街。下午回来后,豆说感觉头大。也许是逛街逛累了吧,我想。晚上,给豆洗澡时,发现豆的后背上有两三处红色皮疹,明显,但没有凸起,平的。又暗自琢磨:应该也是淋巴结肿大这事儿闹的吧。
8月11日,豆的前胸也有两三处不规则皮疹出现,似划痕,也是平的。早上一起床豆就说头大,伸手摸了摸豆的头,好像有点热。一量体温,果然是低烧。自此接下来三天,豆每天的体温都在37-38度之间,但我注意到,每天的平均体温都会逐渐上涨0.1度。豆的精神状态良好,食欲也如常(本来就不是特别好),但一直觉得头大,说脖子太细了。
豆发烧后,在山腊梅叶的基础上,又给豆加了热速清,热速清吃完后,改吃双黄连。我想:这肯定就是那个病毒引起的了。刚验过血没过3天呢,一般去医院的话,3天之内的血象单子都可以有效的。就相信儿研所医生的话,抗抗病毒就行了。在这3天之内,豆的皮疹消失。
8月13日晚上9点,豆感觉冷,体温升到38.9度。立即带豆去了离家最近的军区总医院。这个医院本来是被我PASS掉的医院,但是紧急情况下,那里人少离家近,主要是去验个血,血象单子出来了,我们自己也能大概有个判断了。
真是人少的医院,去了就看。急诊值班大夫是个年轻的男医生,从来没见过。听说豆淋巴结肿大后,男医生双手摸了摸豆的脖子,原来豆的脖子另一侧淋巴结也有肿大,还好几块儿呢。趁等验血报告的功夫,跟护士打听一下,原来他是病房的大夫,平时不在门诊。略略放心。
验血报告出来了,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偏低,还有好几项指标都不正常,其中单核细胞百分比超过了正常的3%-8%,达11.1%。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项指标不正常,豆妈有点紧张。医生说怀疑是EB病毒感染,需要到外院进行专门的检测,大概两三天才能出结果。北京能检测这种病毒的医院不多,但很多医院都可以治疗。让明天来住院。
豆爸豆妈一听,傻了。这么严重?EB病毒,没听说过啊。
豆妈想:这位大夫平时在病房工作,应该有经验。而且,感觉他比儿研所的大夫要负责,起码看豆淋巴结肿大,还给豆摸了摸,又发现了新情况。不像儿研所的大夫,只是看了看,连摸都没摸,还外科呢。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次总共经历了三家医院,儿研所的这个大夫最差。怪不得儿研所的口碑那么差!
回到家,豆的体温降到38.5度,但还是感觉冷,给她喝了泰诺林退烧,睡下。
豆爸豆妈心情沉重,豆爸的脸色在医院的时候就已经不好看了。如果这么严重,应该到儿童医院看看才放心啊。我想起来北京现在可以打114或网上预约挂号。时间已是半夜,豆爸找到预约挂号的网站,注册。明天是周日,没有号,最近只能挂周一的。周一的号也大都挂完了,每个号网上只给两三个名额。在一溜“停挂”之中,只有一个内科感染的号还能挂,两个号也只剩下一个了。感染?是否对症?豆妈马上进入儿童医院的网站查询这个感染科到底是治什么病的。一看,治疗EB病毒感染就是他们的专职。马上点击挂上了这仅剩的预约号。
也不谁批准实施了这个预约挂号系统,真是给市民办了一件大好事!感谢!平时去儿童医院看病,连想都不敢想,人太多了,外地的,本地的。时间和路途都耗不起。
号约上了,不禁又担心,如果需要住院,儿童医院床位那么紧张,住得上吗?
夜里,豆妈想,明天还有一天,也不能让孩子干等着吧,又烧上来怎么办。还是去军区总医院打个抗病毒的中药喜炎平给豆缓解一下症状吧。
8月14日,军区总医院,挂了一个副主任的号。除开了中药冲剂口服液外,还给豆开了抗病毒的喜炎平和利巴韦林点滴。她甚至还要给豆开阿奇霉素点滴,豆妈心里不同意,以点滴阿奇霉素太慢为借口,建议口服,这样,想不想吃就由我们自己了。
打了点滴后,晚上豆的最高体温是37.7度。感觉头也不大了,改头晕了,感觉稍稍好些。是不是说明这样用药就有效呢?豆妈跟豆爸说,要不先打三天点滴,看看情况?
豆爸上网想取消挂号,但已经过了时限,不能取消了。也行,还是去看看吧。
8月15日,早上豆起床后量体温,居然5天以来头一次体温正常了!觉得去儿童医院也就是去看个放心了,等从儿童医院回来继续去军区总医院打点滴。打电话给一大早先行去办理预约手续的豆爸,报告好消息。我们都觉得问题不大了,到时候问问大夫是否可以这样继续用药,病毒检测还有没有必要做。
谁知,大夫了解了豆的病情后,不仅摸豆的脖子,还让豆躺到床上摸豆的内脏。现在知道了,这种病不仅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还会引起肝脾肿大。大夫还是怀疑“传单”的可能性大,建议仍然是住院。
这可是北京最权威的儿童医院了,他们在儿童病方面可是经验丰富。啥也别说了,住吧。很幸运,也许现在不是什么发病的高峰期,刚好有一个床位。又让豆验了血,大夫说豆现在的血象应该一天一个样。果然,结果出来后,单核细胞百分比已经增加到14.1%。
病房实行医生三级管理,负责收治的大夫详细询问了从怀孕以来的所有情况,又详细向豆妈讲解了关于这个病的所有情况,一些病房管理的须知。豆妈签了一些文件,只有骨髓穿刺一项,豆妈暂不同意做。
住院后,对“传单”的了解多了一些。这个病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可以不治自愈,预后良好。但因为它是全身性的,如果连续高热,引起并发症就很难说了。像豆现在的情况,精神状态一直很好,食欲正常,烧也退了,头也不晕了,如果不抽血也不知道肝功高,是不是就属于能自愈的呢?豆的肝功高,指标达三四百(正常40),并不是像有的人高到1000多,属于“传单”的正常症状,是不是豆现在已经在恢复期了呢?治疗“传单”必须要用到更昔韦洛,这个药有一些副作用,其中就对肝也不好,真是两难。
感觉儿童医院对待病情还是很慎重的,豆的一些检查结果还没出来,有些项目如B超还在排队当中,如果指标不正常,医生肯定不会建议出院的。
在网上还看到有一个孩子在儿研所被怀疑是“传单”,他们没有住院,说是吃了三副中药就好了。由于他们没有检测病毒确诊,而且这个病个体差异很大,所以也不敢想豆也能只吃中药就会好。倒是将来出院后,可以考虑吃中药调养一段。
既来之则安之吧,儿童医院已经是北京治疗患儿最好的医院了,我应该放心。这些天会通过微博记录一些豆的情况。
感谢各位博友的关心,豆现在的情况还算好,请你们放心,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