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反思一下女儿的语文课

(2010-04-27 18:26:52)
标签:

妈妈手记

语文课

反思

育儿

杂谈

分类: 育儿心思

    那天下班回家,女儿告诉我今天的作业还有一项《语文课的反思》,要求300字,写出对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因为当天的语文课全班都挨了批。听了豆的话,我并不惊讶。语文课似乎一直都是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全班学生都不好好上课,更应该反思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所以,表面上只是“哦”了一声,但心里却颇不以为然。

    适逢周二晚上钢琴课。上完钢琴课,已经快8点了,赶紧让豆写反思。时间紧,加上心里不太重视,让豆不要打草稿了,直接写。

    由于我不太舒服,早早就睡了。第二天早上,爸爸面带喜色地悄悄告诉我:豆那篇反思写得挺好的。怕交上去拿不回来了,爸爸已经扫描下来发到博客上了。到了公司打开博客一看,我不禁在心里笑了,除了因为女儿言谈之间的幽默和真诚,也因为女儿反思的靶向之精准。妈妈MSN爸爸:没想到满脑子都是一个字“玩”的豆能这么有思想,以后不能小看豆了。爸爸回了两个字:是的。妈妈能感觉到简单两个字传达出来的那份窃喜。

    以前说过,豆每年换一个语文老师。对前两位老师豆都是喜欢的,尤其是第二位老师。对语文课豆也是喜欢的,语文成绩也很好,上课积极发言,一堂公开课能发言好几次,事后有的家长见到妈妈还表扬豆呢。三年级的这位语文老师,豆开始也是喜欢的,说她很温柔,后来说她变了,不温柔了。课堂上,也不积极发言了,经常忙着自己乱写乱画,或跟同桌嘀嘀咕咕,甚至上学期出现不完成作业的情况。跟豆交流后,发现不是豆一个孩子这样,当时的感觉是:年轻老师缺乏经验,没有树立起威信,被一群小孩子欺负了。

    根据对豆的了解,如果课堂生动有趣,她不会不买账的。非常同意豆对老师的两点意见:课堂再有趣一点;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这和我想的完全一致。但感觉豆说的这两点应该是老师的薄弱之处,短期内很难改观。去年校庆时别的孩子家长说过这位老师比较内向;也想起豆有一次问老师什么时候考试,她都复习得特别好了,老师回答:再复习复习吧。豆说给我听,当时暗想换了别的老师怎么也要鼓励鼓励的。果真如此,一个无趣的人很难将课堂弄得有趣的。看豆的状态,这位老师对于怎样激励孩子怎样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似乎也囊中羞涩。

    豆说班里同学包括她自己经常有不举手就发言的现象,老师很不喜欢。这让我想起豆有一次去试听郑渊洁的课,教室里没有椅子,而是一个个的大沙包,学生甚至可以躺着听课。郑渊洁说躺着好,血液正好可以流到大脑,利于思考。这也成了我给豆上英语时,豆经常半躺在沙发上的理由。郑渊洁的课孩子们可以随时打断他,随便发言,而且可以直呼他的大名。我想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恐怕不会害怕学生的随时发言,这正说明孩子们紧紧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堂气氛很活跃,互动很好。而老师一被学生打断就“忘词儿”,就是经验和信心问题了。当然,以郑渊洁的水平来要求小学老师肯定是过了。豆今天回来说,语文课老师只叫了一二两个组的同学发言,如此刻板,那其他组的孩子还会积极参与吗?如果孩子们发言的欲望总是遭到打击,那谁还好好听课呢?

    豆今天回来还说,老师选了一些写得比较好的反思(包括豆的)交到了5楼。学校的管理层就在5楼,咋还交到学校去了呢?是不是有家长反映了呢?豆说,这事儿班主任王老师也知道。我问豆,王老师知道你们语文课上得不好吗?豆:当然了!

    我曾经在心里嘀咕过豆们也许会成为这位老师成长的实验品,但仍然打消了向学校反映的念头。

    通过上学期跟语文老师的几次接触,发现老师人很好,朴实真诚,符合豆说的温柔的特点。在学期末的评价手册上,英语老师的评语是打印了粘上去的,豆说不用看了,每个同学的都一样。而语文老师却是亲手写上去的,大致意思是赞扬豆的画很生动很有创意,希望豆把这种精神运用到语文学习上,一定非常棒。由此可见这位老师的真诚。而老师的人品恰恰是最重要的。

    豆一二年级的语文成绩看上去比三年级好,一是因为那时候学的东西简单,再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给家长布置的任务较多,占用了课外时间来练习本该在课内完成的任务。而这位老师很少给家长布置任务,使得豆有很多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这是我对这位老师非常赞赏的地方。

    给现在的孩子当老师很不容易。且不说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自我意识强,要求老师管理学生不能简单化,就说这信息化时代孩子的资讯、见识,对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是一个挑战。

    语文课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就是围绕字词、中心思想之类,老师的发挥余地有限。对老师的业绩考核也引领了老师的教学方向。比如,豆组词时,会说老师让尽量组课文里有的词。而我却觉得应该组课文里没有的,扩展孩子的思维,有利于全面理解字词的意思。语文不是数学,1+1就等于2,而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却常常非要学生答出标准答案才能得分。经常看着豆丢分的答案,自己也说不出孩子有什么不对,索性就过去了。这样的教学,恐怕老师孩子都会觉得没劲的。而语文成绩的含金量又有多少呢?慢慢地,我对于学校的语文学习只要豆别太出格就行了,上课别影响他人,作业按时完成,及时改错。省下大量时间,扩大阅读量,进行自我学习。基于这一点,对语文老师的要求就很平和了。学习不应维系在某个老师身上,尤其是语文这个学科。

也反思一下女儿的语文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录音笔
后一篇:三个生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