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加餐的时候,豆突然说,妈妈,其实你每天都应该痛苦难过的。
我:为什么呀?
豆:因为你最亲的人的事儿。
哦,我知道了。豆指的是姥姥去世的事儿。姥姥已经离开我们14年了,豆都没有见到。妈妈每每伤心想姥姥的时候还会掉眼泪,有几次还当着豆。
豆从小妈妈就没有瞒着豆姥姥离开我们的事儿。妈妈告诉豆,姥姥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比你的妈妈还要好一千倍。豆在四五岁的时候说不想长大,因为她长大了,爸爸妈妈就变老了,她不想爸爸妈妈变老。听嫦娥奔月的故事,知道人会老死的。豆就担心爸爸妈妈也会老死,她就看不见爸爸妈妈了。有一阵子,豆老是问这方面的问题,忧心忡忡的,然后就是难过得不行。尤其是晚上睡觉前,更是爱在黑暗中谈起这个话题。妈妈都有些后悔把姥姥的事告诉豆了。有一次,爸爸陪睡觉,豆又说起这个,难受得哭起来。爸爸就安慰豆说,好人死了,都会去天堂的。姥姥就是去天堂了,她能看到我们的。我们都是好人以后也会去天堂的,就会见到姥姥了。豆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爸爸,天堂有电话吗?如果我想你们了,可以给你们打电话吗?”爸爸被问住了,只好说没有电话,不过我们最终都会见面的。
爸爸这个说法给了豆安慰,豆从此真的信以为真,不再纠缠这个话题。不久前,还自言自语说天堂里是不是老人特别多啊。我私下埋怨爸爸不应该这样跟孩子说,如果有一天孩子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多难受啊。可爸爸振振有词:“你怎么知道就没有天堂呢,也许真有呢?”,也是啊。
今晚,豆又提起姥姥的事儿,妈妈正想告诉豆,姥姥希望妈妈每天都快乐,所以妈妈要快乐每一天。刚要说,一看豆,眼睛已经红了,眼泪也出来了。赶紧抱起50多斤的豆:你是替妈妈难过吗?
豆抽抽搭搭地:妈妈,我怕你死了,我就见不到你了
妈妈紧紧搂着豆:妈妈不死,妈妈要好好活着。我们都要好好活着
爸爸在书房插嘴:豆豆,你让妈妈坚持锻炼身体,妈妈就能长寿了。
我的豆,你咋这么多愁善感呢?
死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盲点。姥姥的去世曾让妈妈都不想要孩子了,因为怕妈妈去世的时候孩子会跟妈妈当年一样痛苦,觉得这是一件极其残酷的事。其实死亡也是人生一个正常的过程,如果能够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死亡教育,那么一旦有亲人去世的时候,孩子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怎样做才能让我们坦然面对死亡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