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去上视唱课,老师体恤家长,允许家长坐在教室后面旁听。教室是阶梯教室,总共四排。前两排都放了椅子。一进教室,很多孩子就抢占了第一排居中的位置。我也想让豆坐到中间,可她偏偏选了第二排一个偏右一些的位置,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别的椅子都是蓝色的,而那个椅子是蓝绿色的,对色彩敏感的豆选了这个与众不同的。行吧,她想坐哪就坐哪吧,别因为这个影响了孩子上课的心情。就在我们商量座位的时候,我注意到旁边的一个女孩儿和她的爸爸。她爸爸让她坐在第一排,女孩儿拿出两本教材1A和1B,她爸爸责怪地说:不是那个,是这个!你看人家拿的都是这个!女孩儿沉默,没说什么,很顺从。上课之前的这段时间,女孩儿的爸爸不时地过去嘱咐女孩儿几句什么,一副紧张的样子。
开始上课了,老师很好,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让孩子们做自我介绍,名字、年龄、爱好。看得出来,这屋子里坐的基本上都是琴童。多数孩子说自己最喜欢弹钢琴,老师说你们那么喜欢弹琴,那你们每天弹多长时间啊?多数孩子回答:1小时。这时,有一个声音说:3小时。我一看,正是刚才那个女孩儿。轮到她自我介绍时,老师问:你每天弹3小时琴,为什么要练那么长时间呀?女孩儿:我爸爸逼我弹的。全场大笑。女孩儿的爸爸也尴尬地笑了。老师问:那你喜欢弹吗?女孩儿:喜欢。老师:那就不是爸爸逼的了,是吧。女孩儿点点头。
老师的课很专业,节奏把握很好,孩子们注意力都很集中,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进行到视唱环节,老师一边弹琴、一边带着孩子们唱。有个男孩儿来晚了,坐在第三排中间,旁边没有其他孩子也没有椅子。孩子们唱着唱着,忽然,男孩儿的妈妈搬了把椅子,坐到了男孩儿的旁边,眼睛盯着孩子,脸色很难看,压抑着向孩子喷火:我听不见你的声音!看样子,男孩儿的妈妈应该是忍了很久,实在坐不住了才过来的。男孩儿唱着抬头看了看妈妈,没有机会做出回答,眼里流露出无辜和迷茫。妈妈一直盯着孩子低声重复着:我听不见你的声音!旁若无人、咄咄逼人。直到男孩儿的声音大些了,妈妈才回到原来的座位上。看得我心惊肉跳!
这个班的孩子都是6-8岁的,孩子还小,还不会反抗。我想如果是再大一些的孩子,会不会和妈妈怒目对视呢?或者干脆不唱了?作为一个妈妈,我很理解家长的心情,对孩子的爱之深之切,整个大环境的压力,使得当今的家长经常紧张焦虑。我也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想不开。家长总是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子,无视孩子的自尊和心理感受,凭着一己之念行事,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自信和兴趣。本来孩子没什么事儿,可是家长经常把自己心里的紧张焦虑传达给孩子,让孩子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自古以来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慨,可是如今,谁又能说清更可怜的是孩子还是父母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