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那天,我很早起床,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下楼买了早点。
一位父亲用自行车驮着孩子和孩子沉沉的大书包,一路很小心得轧过结冰的路面,匆匆赶往学校或是周末辅导班,坐在自行车前面的孩子用带着手套的小手捂了捂爸爸的鼻子,那位爸爸示意自己的宝贝,不冷;
一对摊煎饼的夫妻,男人一边熟练的打着鸡蛋,一边忙里偷闲,把刚烙好的饼掰下一小块儿来塞到忙着收钱的妻子的嘴里,妻子嗔怪又甜蜜的望他一眼,继续忙;
几个大清早就开始忙着为小区居民铲除路面积雪的年轻保安,铁锨刮的冰面嘎嘎直响,他们干着干着,干脆拿雪球互相打闹了起来,嘻嘻哈哈,笑声一片;
天真是冷,但生活依然是火热的!
吃完早饭,我就赶到台里,因为下午要给各地记者站演示一下我们的多媒体平台。虽然是周六,虽然陶磊主任说我可以休息,但是我想尽快融进新的工作氛围里…
新的一年的第一个工作周过去了,有两种情绪反复交织着出现在心里。
情绪之一:接纳。
由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所带来的变动,我已经逐步适应了。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后来的安之若素,我用了一周的时间。“所有的改变,都是好事!只要你足够用心、足够勇敢!”——这句在节目里总是说给听友们的话,在我实际的生活中,再一次得到了印证。好像历数自己生活当中发生过的改变,转学、转换专业、辞职、考研…几乎所有的改变我都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接受。我深深地相信,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等着改变找上门来不得不改,不如主动寻找机会从零开始。而相应必须付出的代价是,你打破了一些内心的秩序,你得忍受煎熬,你还是你,但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就像在节目里那样,我也在每天给自己喊“要加油”噢!
情绪之二——感动。
夜航船靠岸之后,我每天都能收到比平时多了好几倍的来信,很多信,我看着看着,眼睛就湿了。感动的不是别人怎么褒扬自己的节目,我早已经过了每个主持人都会经历的“满足自恋、自我迷醉”的阶段。令我感动的是,那是一些从来没有参与过节目却一直在默默守候的朋友,经过了几次节目时间和名称的调整,他们一直都在,而今,他们也长大了,于是,他们把这十年来,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中,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改变告诉我,像一个老朋友那样…作为一个在话筒前用有声语言为大家服务的节目主持人,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听友的信任和心灵与心灵诚挚的倾诉与倾听更让人动容!一直是我应该谢谢大家的!
上周四第一次主持了《千里共良宵》,节目之中和之后接到了一些听友的反馈,觉得晚上用心理话题带着大家思考人生是一件很闹心、也很令人反感的事情,远不如听听音乐散文那么轻松。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大家的情绪,我的声音一定不如音乐动人,我的语言也一定不似散文优美,不过,就像在节目里我回应的那样,我希望,夜晚会发光的不仅只有声音,还有心灵,那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不断修炼的面对残酷生活现实的从容达观,真正的爱从来都是沉静的,这份沉静是在心里。
不过,上次的节目也是一个试验,正如同当初从心理访谈专栏《情感世界》转做《神州夜航》时,我和节目组一道探索出的“新闻加心理”的节目风格和定位一样;现在,我还会试着找到一条“文艺加心理”的新路来——我有点轴,呵呵。
特别感谢“京城老表”——这位《千里共良宵》节目的“大当家”不断的沟通和鼓励,也要谢谢这几天来,在节目论坛还有信箱里那些怕我由于反对的声音承受压力而专门写信和留言替我加油打气的朋友们!好生感动,谢谢大家,每位主持人都会遇到这些,我不特别!
p.s:对了,今天是新一周的开始,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周里工作学习顺利,生活顺心(这句在节目里说不了了,我在这里说吧)
附:听友来信一封
神州夜航的最后一期节目结束了,十年的守候。
当初用洗衣机当桌子学习的我,无意中听到你时的感动,永远。
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十五岁到二十五岁这十年,你给了我许多。我现在的思维方式、内心世界,如果没有你的存在,是完全不同的。
真的舍不得你离开。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悔。
记得那些年听节目里的散文,只一遍就能记在心里。好怀念那时的你,那时的我。慢慢的,心再也静不下来了,浮躁,甚至没办法听完,从每天必听到偶尔光顾。
如今,拿起收音机,再也找不到了,“每晚22点10分到23点,在最沉静的夜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