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龙头,本应该诞生更多影响力的民企。可是除了复星集团之外我们看不到更多的优质民企在这块经济总量在全国名列第一的土地上崛起。这很让我们担忧。上海的经济龙头地位是否可持续性,是否有足够的后发优势来推动和支撑总个长三角和中国的经济向纵深推进。
我们都知道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企业间的竞争,无论是在世界还是中国新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就是民企。翻开世界500强企业,你很快就会得出结论,企业实力的排名几乎就是国家实力的排名。
那么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有的地区民营企业就能生长就可以繁荣,而有的地区民企的生长条件就是差强人意呢?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是一个地区发展大的战略构架问题。
撒下一把民企生长的种子,如果能够生长,有的长的大,有的长的慢一些还属正常。如果撒下一把种子,根本不长或清一色小苗,一有风吹草动就死掉一大片,我看就是土壤问题,气候问题。
如果所有人都一致评价上海是一个强势政府,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管,我看这不是褒义,而是对政府极大的批评。
如果说上海的国企威力大,没有他干不了的行业,这也是对上海政策观念和经济理念的批评。
政府忙的脚打后脑勺并非好事,更不值得炫耀,倒是应该好好的思考政府到底该干什么,管什么。如何能发挥好民间的力量把地区的经济推上去,真正做到国富民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