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试真题探讨:如何理解"一"字最难写

(2010-09-29 10:29:38)
标签:

达·芬奇

中国

基本功

李苦禅

辩证法

杂谈

金领教育面试老师周博带你探讨面试真题:如何理解"一"字最难写

 

万事开头难

 

由李苦禅大师“一字最难写”的名言我想到了万事开头难。

一个“一”,是“万”字的第一笔,这第一笔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这个万字的完美。这个“一”,写上了、写下了,写长了、写短了,写粗了、写细了,写平了、写翘了都不好。写好这个“一”字,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需要有通盘的考虑,需要成竹在胸。

写字是这样,写文章也是这样。文章的开头讲究开门见山,讲究自然得体,讲究新颖别致。文章的开头忌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忌讳浅陋庸俗,套话一大堆,忌讳装腔作势,一副满腹经纶的面孔。有人说:“有了一个好的作文开头,相当于一篇作文成功了一半。”但是要写好一篇好的作文开头也是不容易的。它同样需要有好的基本功,需要有平时的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感情的积累、语言的积累以及写作技巧的积累等等。

陆游教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有些学生不会写作文,害怕写作文,把原因归结为自己脑子笨,没有写作天赋等等。这是非常片面的。

学习写作需要勤学苦练,需要练习观察,需要读书感悟。据说法国小说家福楼拜就从来不信任灵感。他认为,涂改和难产正是天才的标志。有时他一星期只写两页,有时六个星期写二十五页,有时两个月写二十七页。有一次,他用四个星期写了十五页;又有一次,他用五个月写了一幕剧。而他还为这两次破例的速度而庆幸呢!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也是这样。他每写一篇寓言,总要反复地重抄,不断地推敲。我国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的经验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作上了。”

从文学大师们的经验中,可见成功的写作之难,开头之难了。

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开头前的准备,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准备。古人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豫,就是计划,准备。工作没有计划,盲目的开头,不可能成功。

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立志向,下决心。懦夫懒汉,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不会立高远的志向,因而不会有好的开头。好高骛远的人,不容易付诸行动,连开头都困难,那就更谈不上有好的开头了。只有那些志存高远的人,胸有全局的人,脚踏实地的人,勇于牺牲、不怕困难的的人才可能有一个好的开头。

因此,万事开头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为易矣;不为,则易者为难矣。”知道了这“一字最难写”“万事开头难”的辩证法,我们就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计划性与灵活性、等各种生活矛盾,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一字最难写”的启示

 

李苦禅先生说中国的汉字“一字最难写”。一个“一”字,笔画单一,没有其它笔画配合,为什么说是最难写的汉字呢?

练过书法的人都知道,中国书法讲究整体的章法,讲究每个字的间架结构,讲究每一笔的规范得体,只要哪一方面处理不好都会影响书法的美。一个“一”字,与前后的字一样,同样要占一格的位置,太上了不好,太下了不好;笔画粗了不好,笔画细了不好;写得太平了不好,写得太陡峭了也不好;起笔落笔太方了不好,太圆了也不好。总之只有“恰到好处”才算好。

原来一个“一”字的书写包含有轻重缓急、粗细匀称的辩证法呀!

由一字最难写的辩证法,我想到我们的学习生活。

记得当年我们读高一,初进母校,我们感觉许多事情不适应。

我们几个同学的座位本来不差,靠墙第三排,然而就是周围有几个学生喜欢讲小话,弄得人心情很不好。

新同学嘛,又不好直接交流,只得跟老师要求——换座位。反映了几次,老师满足了我们的要求。

过了几天班里有一个学生哭着从我们班转到了另一个班。我们的老师可能从这件事上感到了危机,于是每天早中晚都要在教室督班。尤其是中午,一督就是好半天。

他说:“中午要休息好,下午上课才有充沛的精力。”

他还要求我们,教室的桌凳要摆放得整整齐齐,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墙裙要抹得要让人感受到有视觉的美。

起初我们感觉他的要求有些过分。于是心里有些意见。我们觉得,学生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将来考上一个好的大学。

一次我跟他交流,失败了。他说:“一个教室的环境能反映一个班级的文明水平;一种良好的环境,能够使人产生精神的动力。”他还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级,就是靠老师和积极的学生群体支撑起来的。”

一段时间他还间周一次为我们放百家讲坛MP3,,在多媒体教室为我们放孔庆东教授的作文讲座课件。

一次学校秋季运动会上,我们班居然获得了广播操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年末我们班的量化管理得分在全年级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学习环境是一个可变的东西。只要有和谐教育思想作指导,有师生群体的积极创造,就能够使不和谐的环境变得和谐。

嘻,“一字最难写”的辩证法不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吗?

 

 

从“一字最难写”说起

 

 据说,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曾向国画大师李苦禅请教,汉字中什么字最难写。李老回答:‘一字最难写。’郭兰英起初不解其意,事后仔细回味,结果开心地笑了。

为什么说“一”字最难写呢?一个“一”字,笔画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为什么就是最难写的汉字呢?

原来,这里面包含有很深刻的哲理。从书法的角度看,每一个汉字的写成都有着起承转合的过程。它讲究运笔力度的灵活,讲究墨汁浓淡的合理、讲究大小风格的协调等等,一个“一”字也不例外。可以说从一个“一”字,包含有书法家的灵感、心态与功力。

 国画大师李苦禅 “一字最难写”的名言昭示了这样一个极其普通又极其深刻的道理,即要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刻家佛罗基阿的画坊当学徒。达·芬奇来到画坊以后,老师佛罗基阿就拿来一个鸡蛋让他画,达·芬奇很快就画了几张,可是老师让他继续画,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认为教师小瞧了他,让他画这么简单的鸡蛋。教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

“这个蛋可不简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啊。”

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

从此以后,他废寝忘食地训练绘画基本功,学习各类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在绘画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幼子叫王献之,小时候,他看到许多人拜父亲学习书法,于是跟着练了起来,进步颇快。一天,他挥笔写了一个“大”字,送父亲品评,希望得到赞赏,不料父亲看后,在“大”字上狠狠加了一点,改成“太”字。献之不解其意,拿去询问母亲,母亲仔细看后,指着“太”字上那一点说:“我看只有这一点下了功夫。”献之听了非常内疚,便请父亲传授书法秘诀。王羲之指着院后的十八缸水说:

“学习书法的秘诀就在这里,你写完这些水,自然明白了。”

从此,王献之坚持苦练点、横、竖、撇、捺,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后来成了与父亲齐名的书法家。

这一故事告诉人们,能够坚持不懈,做到始终如一,就是一项基本功。

俗话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杜甫曾经称自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名句都包含有勤学苦练的要素。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急于事功,浮躁意气,没有一番长期奋战的思想,没有那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怎么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呢?

诚然,成就一番事业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既要有长期积累的功夫,又要有反复实践的勇气,常学常新的灵感,开拓进取的信念。但是,基本功的训练始终是最基础的,最不起眼的,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说,基本功的训练也是最难的。

如果我们真正注重了基本功的训练,坚持不断创新,我们就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不断超越。

愿每一个有志青年能从“一字最难写”的名言中得到更多的启示,获得更多的益处。愿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每个人的终身!

总结起来三点:一是很多字的起笔,写不好关乎整个字,所以预示万事开头难;二、一字要求粗细均匀摆放不偏不倚,是一种辩证的思想,辩证的度很难把握;三、一字虽然简单但是真的写的飘逸潇洒确实是不易的,说明易事难做,要求我们要重视小事和细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