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都在强调着素质教育
,而我们也的的确确在为此做出努力。可目前的教育制度让偏远地区的孩子只能有望梅止渴的份儿。就拿校长推荐制来说,推荐制只有少数重点中学学生才有这样的待遇。一个省份有资格的中学只有几个,而这几个明显都分布在省城。大大小小的录取名额,从上面派下来照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速度逐层递减,教人如何不心寒?除了制度,城市孩子拥有的优越条件也是山区孩子可望而不可即的。
一·没有优秀的师资,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名高考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使他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桥梁。有人说如果想享受校长推荐等制度的机会,努力一下考上重点中学不就得了么。可这区区努力两字谈何容易,他们从儿时受的教育就落后于城市中的学生,退一步讲即使他们的基础用自己多出别人两倍的努力去获得,那么又有多少学校愿意接受这些没有能力缴纳学费的学生们呢。如果再退一步,他们有能力交学费那么贵的补课费呢?
二·社会的大环境,无论是制度还是气氛似乎都让这些孩子们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在大城市的艰难求学的孩子们受很严重的歧视,这些是你们永远也想不到的。他们背后的压力让人吃惊,他们背负的是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重托,还可能是一个村的希望和未来。农村的孩子在城市之间毫无立足之地,他们基础差老师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他们身上,以为他们没有给他们带来高升学率的希望。他们在城市孩子眼里很土很屯,他们不懂潮流,不懂曾轶可不懂阿凡达,甚至不知道原来城市和农村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城市的人会那有色眼镜看人。这些是他们从未想过的。
三·没有金钱保障,有人说我们被金钱宠坏的富二代,骄纵的90后。可有谁发现10亿农民的孩子们都在经受着什么样的苦难,他们一样是90后,一样的年纪,这样年纪的孩子的数量在中国远比那些炫富女数量多得多,请那些抨击90后的人多花些时间去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这比批评的力量更磅礴。在中国补课虽然明令禁止但是,这样的现象我们却早已见惯不怪了,有几个农村的孩子有钱去补?这样无形之中又把他们和他们的理想分开了多远,生活是残酷的。当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方式变得渺茫,这些孩子的出路又在哪儿?难道农民的孩子只能当农民?城乡的贫富差异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金钱还有阶级,不止一代随之搭上的还有无辜的下一代。
我也是一位在读的高中生,在小城市之中艰难地探索着,也正努力地希望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我仍知道我是幸运的,还有无数比我困苦的的孩子在更痛苦的境界中奋斗。写这些,我知道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知道有看到的人会有感触,知道自己的幸福来之不易,知道你们还能用到电脑,也许会伸出手帮助一下这些在命运转盘中挣扎的孩子。我不指望着这个社会会单单为这些孩子们改变什么,但是我希望现在或是将来的我们会更爱自己更爱他们,为艰苦创造一线希望。
做这个投票也是让大家看到 群众的爱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