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源于浓浓的亲情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个人随笔 |
几天前陪父母一起去了一趟三姑家,以前汽车、火车加步行辗转要3、4个小时才能到,现在开车过去走高速公路,只要一个小时20分钟。
三姑家的房子两层楼,房前的院子收拾得很干净,晾着各种年货,后院种着各种蔬菜和果树。三姑父还是那么爽朗热情,三姑还是那么瘦弱,但是气色和精神状态很好。
父亲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父亲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从小就能够读书识字,加上他个人的努力,成为那个时代当地方圆几百里唯一的大学生。三个姑姑就没有父亲那么幸运能够读书,她们都是文盲,其中二姑最聪明、精明、仁厚,为人又特别到位,现在是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如果她能有机会读书,她今天的成就不会亚于父亲。
三姑是父亲唯一的妹妹,三姑父是个农民,他具有农民的勤劳坚韧、善良质朴、开朗热情、乐于助人的性格,同时他还是一个明理、大气的人,他身上看不到农民的那种自私狭隘和斤斤计较,他待人宽厚,无论遭遇什么,总是积极乐观。三姑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宽厚,谦卑,但是生性软弱,胆小怕事。
他们结婚后一连串生了四个女儿,那时候的农村重男轻女,封建思想严重,三姑的精神压力很大,在人前总是抬不起头来。适逢计划生育开始时,三姑又怀孕了,这一次终于盼来一个儿子,但是罚款了1100元,在20多年前贫困农村,那可是一笔巨款,尽管如此,三姑从此扬眉吐气,抬头做人了。那个小名叫“顺”的儿子,常常被叫做“一千一”。
一家养5个孩子,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随着城市的扩大,他们所在的农村变成郊区,除了做好农活,三姑父经常在农闲时候出去打短工维持生计,由于他能吃苦,为人大气不计较,他总能找到活干。十几年前,他在家里装了一台食品加工机器,为乡邻加工一种叫“果子”的年货,每年春节前能挣个三、五千元,但总是忙得吃饭喝水都顾不上,不过生活的窘迫总算逐步缓解。
生了4个女儿后,终于得了一个儿子,但是三姑父从不溺爱顺,5个孩子吃的、穿的、用的一视同仁,甚至对唯一的儿子要求更严格。上面4个姐姐都很喜欢这个小弟,总是呵护他,让着他,姐弟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总是那么融洽和谐,从来也没听说过他们有什么家庭矛盾,也从来没见他们之间互相争吵和埋怨,一家人总是乐呵呵的,和和美美,尽管并不富裕,但家里总是洋溢着一种浓浓的亲情。
唯一的儿子顺从小听话懂事,又特别孝顺,学习成绩很好,从来不用父母操心,上山采果子,下河捉鱼虾样样都会,我记得有一年暑假他来我家,就拎了一桶他自己钓的虾,脸上晒得很黑,未开口说话先就露出一脸的笑,然后低头非常熟练地侍弄清洗干净,给我们做出一道美味的虾球。
现在顺已经大学毕业,在一家外企做软件工程主管,月收入已经过万,并且已经买房子成家。只是他工作的城市离家太远,一年难得回家一次,人们总是开玩笑说三姑好不容易养了个儿子,结果还是为亲家养的。三姑虽然想起儿子就想得要掉眼泪,但是她很知足,儿子就是她精神上巨大的支撑,儿子的出息就是她的骄傲,除了牵挂,她从不要求儿子什么。但是顺总是经常打电话回家,对父母姐姐们问寒问暖,家里谁有什么事,他都会回寄钱回来。现在谈起顺,三姑总是微笑着,眼角总是闪着幸福的泪花。
四个女儿也都成家,三姑早就有了外甥和外甥女,个个都非常孝顺,这些年每次我们去三姑家,总会有一个表妹回来帮忙做饭。
今天是在超市上班的三表妹休息,她过来帮忙做饭,她有点像三姑父,性格爽朗,快言快语,不一会儿就忙活出一桌饭菜,红菜苔和小白菜在后院摘的,吃到嘴里有一丝丝甜,肉是真正的土猪肉,平时很少吃肉的我,闻起来感到特别香,豆腐带着柴禾香味,米是今年的新米,也别有风味,表妹总记得我最爱的锅巴粥,总之这里什么都很好吃,这才是真正的农家饭。
表妹很善谈,她说:有一次他到同事家玩,,看见她家菜园里的才又绿有好看,正要下手摘时,同事连忙说,那不能摘,那是卖的。只让她摘长得矮小,不那么好看的。原来那些要卖的菜是喷了激素的,好看,能卖好价钱。
表妹还告诉我,春节前的草莓不能吃,这里有一户种草莓的人家,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由于常吃草莓,小女孩已经发育得像15、6岁。因为现在的草莓都是喷了雌激素才能长大的。所以要吃草莓,要等到春节以后草莓最便宜的时候,而且不能挑大个的。
尽管我们经常看有关这方面报道,知道很多东西不能吃,但总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如果不是她的提醒,回去的路上,看到路两旁种草莓的大棚,路边摆着的美丽的红草莓,我一定忍不住买一些回去的,还会自认为很新鲜。
回城的路上,我看到原来公路两旁飘着炊烟的村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楼房,城市的触角像章鱼一样,向四周越伸越远,给曾经遥远的乡村带去现代城市文明,但同时也在掠夺一些东西,纯净的山野被污染,空气不再清新。人们为了物质上的富裕,舍弃许多值得永远留存的东西,如美德和良知。
社会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文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便利的同时,往往也在破坏许多东西。
无论社会怎样变化,我总觉得像三姑和三姑父那样的一家人,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虽然不算富裕,却很知足,虽然每天都在辛苦劳作,但身体和心态都很健康,虽然唯一的儿子不在身边,但彼此牵挂,爱--一种浓浓的亲情,深藏在彼此的心里。
三姑家的房子两层楼,房前的院子收拾得很干净,晾着各种年货,后院种着各种蔬菜和果树。三姑父还是那么爽朗热情,三姑还是那么瘦弱,但是气色和精神状态很好。
父亲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父亲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从小就能够读书识字,加上他个人的努力,成为那个时代当地方圆几百里唯一的大学生。三个姑姑就没有父亲那么幸运能够读书,她们都是文盲,其中二姑最聪明、精明、仁厚,为人又特别到位,现在是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如果她能有机会读书,她今天的成就不会亚于父亲。
三姑是父亲唯一的妹妹,三姑父是个农民,他具有农民的勤劳坚韧、善良质朴、开朗热情、乐于助人的性格,同时他还是一个明理、大气的人,他身上看不到农民的那种自私狭隘和斤斤计较,他待人宽厚,无论遭遇什么,总是积极乐观。三姑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宽厚,谦卑,但是生性软弱,胆小怕事。
他们结婚后一连串生了四个女儿,那时候的农村重男轻女,封建思想严重,三姑的精神压力很大,在人前总是抬不起头来。适逢计划生育开始时,三姑又怀孕了,这一次终于盼来一个儿子,但是罚款了1100元,在20多年前贫困农村,那可是一笔巨款,尽管如此,三姑从此扬眉吐气,抬头做人了。那个小名叫“顺”的儿子,常常被叫做“一千一”。
一家养5个孩子,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随着城市的扩大,他们所在的农村变成郊区,除了做好农活,三姑父经常在农闲时候出去打短工维持生计,由于他能吃苦,为人大气不计较,他总能找到活干。十几年前,他在家里装了一台食品加工机器,为乡邻加工一种叫“果子”的年货,每年春节前能挣个三、五千元,但总是忙得吃饭喝水都顾不上,不过生活的窘迫总算逐步缓解。
生了4个女儿后,终于得了一个儿子,但是三姑父从不溺爱顺,5个孩子吃的、穿的、用的一视同仁,甚至对唯一的儿子要求更严格。上面4个姐姐都很喜欢这个小弟,总是呵护他,让着他,姐弟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总是那么融洽和谐,从来也没听说过他们有什么家庭矛盾,也从来没见他们之间互相争吵和埋怨,一家人总是乐呵呵的,和和美美,尽管并不富裕,但家里总是洋溢着一种浓浓的亲情。
唯一的儿子顺从小听话懂事,又特别孝顺,学习成绩很好,从来不用父母操心,上山采果子,下河捉鱼虾样样都会,我记得有一年暑假他来我家,就拎了一桶他自己钓的虾,脸上晒得很黑,未开口说话先就露出一脸的笑,然后低头非常熟练地侍弄清洗干净,给我们做出一道美味的虾球。
现在顺已经大学毕业,在一家外企做软件工程主管,月收入已经过万,并且已经买房子成家。只是他工作的城市离家太远,一年难得回家一次,人们总是开玩笑说三姑好不容易养了个儿子,结果还是为亲家养的。三姑虽然想起儿子就想得要掉眼泪,但是她很知足,儿子就是她精神上巨大的支撑,儿子的出息就是她的骄傲,除了牵挂,她从不要求儿子什么。但是顺总是经常打电话回家,对父母姐姐们问寒问暖,家里谁有什么事,他都会回寄钱回来。现在谈起顺,三姑总是微笑着,眼角总是闪着幸福的泪花。
四个女儿也都成家,三姑早就有了外甥和外甥女,个个都非常孝顺,这些年每次我们去三姑家,总会有一个表妹回来帮忙做饭。
今天是在超市上班的三表妹休息,她过来帮忙做饭,她有点像三姑父,性格爽朗,快言快语,不一会儿就忙活出一桌饭菜,红菜苔和小白菜在后院摘的,吃到嘴里有一丝丝甜,肉是真正的土猪肉,平时很少吃肉的我,闻起来感到特别香,豆腐带着柴禾香味,米是今年的新米,也别有风味,表妹总记得我最爱的锅巴粥,总之这里什么都很好吃,这才是真正的农家饭。
表妹很善谈,她说:有一次他到同事家玩,,看见她家菜园里的才又绿有好看,正要下手摘时,同事连忙说,那不能摘,那是卖的。只让她摘长得矮小,不那么好看的。原来那些要卖的菜是喷了激素的,好看,能卖好价钱。
表妹还告诉我,春节前的草莓不能吃,这里有一户种草莓的人家,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由于常吃草莓,小女孩已经发育得像15、6岁。因为现在的草莓都是喷了雌激素才能长大的。所以要吃草莓,要等到春节以后草莓最便宜的时候,而且不能挑大个的。
尽管我们经常看有关这方面报道,知道很多东西不能吃,但总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如果不是她的提醒,回去的路上,看到路两旁种草莓的大棚,路边摆着的美丽的红草莓,我一定忍不住买一些回去的,还会自认为很新鲜。
回城的路上,我看到原来公路两旁飘着炊烟的村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楼房,城市的触角像章鱼一样,向四周越伸越远,给曾经遥远的乡村带去现代城市文明,但同时也在掠夺一些东西,纯净的山野被污染,空气不再清新。人们为了物质上的富裕,舍弃许多值得永远留存的东西,如美德和良知。
社会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文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便利的同时,往往也在破坏许多东西。
无论社会怎样变化,我总觉得像三姑和三姑父那样的一家人,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虽然不算富裕,却很知足,虽然每天都在辛苦劳作,但身体和心态都很健康,虽然唯一的儿子不在身边,但彼此牵挂,爱--一种浓浓的亲情,深藏在彼此的心里。
前一篇:天鹅 (法 马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