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杭高毕业生吴雨豪的文科学习
(2010-08-10 13:28: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科班的故事 |
2009届杭高文科生吴雨豪
《萧山日报》2009年7月24日报道:萧山男孩与你分享学习经验
三年前,萧山男孩吴雨豪以我区中考状元的身份进入杭州高级中学,今年,他以701的高分成为全省文科第四名。回顾高中阶段的学习,吴雨豪从高二开始始终保持浙江省五校联考(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二高中、杭州学军中学、嘉兴市第一中学、宁波效实中学)文科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在同学间创下了难以超越的纪录。去年年底,他参加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取得了全省文科第一。因为相信自己的实力,吴雨豪放弃了这次成绩认证,以绝对的自信参加高考。实考分701,吴雨豪用实力敲开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大门。
虽然到了杭高读书,可吴雨豪一直说“我是萧山男孩,今天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体育路小学和回澜初中的培养”,夏日的午后,他和母亲向我们讲述他的学习之路,希望和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睡眠、计划、经典题型
都是学习效率
“高中三年,学习十分紧张,一定要学会提高学习效率。牺牲睡眠时间进行疲劳学习的做法并不可取。”吴雨豪说,课堂上,他总是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紧跟老师的思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笔记。做习题、看书的时候他也总是百分百的专注,常常是有同学叫了他七八声,他才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不管学习多紧张,他一定会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
数学是吴雨豪的强项,在这次高考中他得了149,只扣了1分。他认为,学好数学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即便是一些简单的题目,也可以帮助你保持思维的敏感度。此外,归纳是学习数学中不可或缺的方法。通过归纳,大量的习题可以被分为几大类,只要掌握了这一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方法,那么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触类旁通,提高解题效率。吴妈妈透露,吴雨豪有两大本摘录本,里面全都是学习中他认为题型经典或思想巧妙、方法灵活的题,而且不管每天的学习多忙,他都要保证一定量的习题练习。
每到寒暑假,吴雨豪都会为自己制定一张学习计划表,对某些学科中的不足进行“强攻”,合理的安排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使他的学习事半功倍。为了弥补之前因参加北大自主招生考试而落下的功课,今年大年初三一大早吴雨豪就来到图书馆看书,短短几天,他把两个星期的知识全都补上了。
针对不足,
第一时间自我发现、自我修复
吴雨豪在学习上特别扎实、细致。每天临睡前,吴雨豪总会利用一小段时间看看语文的字音、字形。每次模拟考,他都会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作文结构,然后进行类比,从而发现作文得分的技巧。身为高中政治老师的吴妈妈说起儿子踏实的学习态度也颇感欣慰。一次,吴雨豪向吴妈妈请教政治上关于意识能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吴妈妈顺便问了他一个相关的知识点,但这一知识在2009年课程大纲上已不作要求,没想到吴雨豪居然一字不漏地把这一位于书本边条的知识全部复述了出来。可见,吴雨豪平时看书有多仔细。
在所有的考试科目中,吴雨豪的语文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他特别注重和语文老师的沟通,每次考后他都会找老师交流,分析自己的答卷,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了找到学好语文的法门,他像侦探一样“侦查”班上语文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情况,观察他们的学习方法,留意他们问的问题、看的书籍。
吴雨豪的有心还体现在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掌握上,对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他总能第一时间自我发现、自我修复。因为过于注重英语单词、语法等习题的练习,高三时吴雨豪减少了英语阅读量,这让他的语感有所下降。这次高考英语他总共丢了13分,总分30分的作文就被扣了10分,不免让他有些遗憾。他说,如果能保持之前的英语阅读和背诵,他的英语作文的流畅性肯定会更好,分数也会更理想。
广泛的兴趣爱好
可以促进学习
吴雨豪是个爱好广泛的人,放假时他会去学学散打,锻炼身体。他也喜欢看书,散文小说、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无不涉略,这也成就了他广博的知识体系。和许多男孩一样,吴雨豪也曾迷上电脑、游戏。初中时,他因为玩游戏成绩急剧下降,幸好他及时抽身,除了在假期适当调剂生活外,几乎没再玩。
吴雨豪特别喜欢画画,从幼儿园大班开始他就学画画,曾荣获“全国中小学生绘画大赛一等奖”。
很多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偶像,吴雨豪的偶像是谁?他笑着说:“我没有固定的偶像,因为我会给不同阶段的我确立不同的标杆,那些成绩比我好的同学都曾是我的偶像。”在吴雨豪身上,我们看到了蓬勃的朝气、灵动的青春和跳动的梦想。即将踏入北大的校园,有志从事法律工作的他会趁着暑假好好学学英语,为今后出国做准备。
吴雨豪谈北大自主招生面试经历
曾经是中考状元 如今北大自主招生全省文科第一
2006年,毕业于回澜初中的吴雨豪以全区中考状元的身份走进了杭州高级中学的校园,两年半后,他抱着必胜的信念踏上了北大自主招考之路。在经历了两个月的烽火赶考后,他终于以全省文科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北大自主招考,只要今年高考发挥正常水平,就能进入梦牵已久的北大了。当一切又归于平静,吴雨豪用八千字的博客记录下难忘的北大自主招考之路。
唯一名额幸运降临
去年12月初的一天,2009年北大自招的在杭州的名额分配下达,吴雨豪获得了学校里文科唯一一个宝贵的名额。网上报名,填写成绩,拟定志愿,当他把沉甸甸的申请材料交到老师手中时,长长舒了一口气。心里暗想:“接下来,就看我自己的了!”
离笔试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了,吴雨豪列好复习计划后,便开始按部就班地执行。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他竟然奇迹般地在16天里复习完了所有的文学和文化常识,背完了四级核心词汇,通读了世界史和中国古代史,数学做完了龙门的解析几何和不等式,每天还坚持做一篇文言文和一篇现代文。
笔试中答题技巧帮了大忙
1月1日上午是最富挑战的三门课,数学要爆发,语文不垫底,英语拼RP,这是吴雨豪对自己的要求。当语文还剩现代文和作文时,考试时间已过去40分钟,此时他做出了一个决策——做数学,这可能是关系到成败的一门课。45分钟内完成了强项,离成功近了!再回过头做语文,答英语题,在弱项中充分运用了答案推理与猜想能力,铃声响起的3分钟前,完成了最后一句中译英。
下午的历史和政治也基本顺利,在结束前1分钟完成了答卷。走出试场,在人群中找到老爸后,雨豪轻声地说了一句:“应该能考进吧。”
12日查成绩——总分341.5,虽然低于自己的估分,但还是看到了“恭喜你,我们在未名湖畔等待你的到来”。一家三口笑了,分数高低暂且不论,笔试终于通过了。
面试紧张仍不忘展现优势
“请2点10分的考生入场。”面试中吴雨豪被分到了第5组5号。主考官在简单介绍流程后开始抽题,他抽到的题目是“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海洋大国”。雨豪马上把思维落脚点放在了历史,展示他的文科强项。在接下来的自我介绍中,声音紧张到有些颤抖,但老师还是朝他微笑了一下。
答题环节和补充回答中,吴雨豪发现其他四个同学语言都比较流畅,而自己由于紧张,表述意思时常常不能一步到位。但他自信自己对问题的阐释较前几位同学更为全面,思考更为深入。
专业阐述时,吴雨豪抽到了“经济”。由于对政治的喜爱,吴雨豪在分析当今形势时,提出中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他还拿日本的泡沫经济作为例子,认为中国产业结构需要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面的不足。“论述时,可紧张了,不过到后来我还是放开了。”
1月20日傍晚,最终成绩出来了,吴雨豪以总分429.17的成绩,成为北大自主招考的全省文科第一。
面对成功,吴雨豪说:“不能松懈。对于4个月后的高考,我依然要竭尽全力,忘掉过去的辉煌,才能书写新的辉煌!”
吴雨豪应考技巧总结:
看到身边还有许多怀揣着大学梦的同学,吴雨豪为他们总结出了几条应考小技巧。
(1)复习时间靠挤。高考近了,复习时间越来越少,不要抱怨没时间。列好复习计划,全身心投入,不带一丝杂念,哪怕只剩半个月,也能把所有任务完成。吴雨豪说,在奋战笔试的16天里,他才深刻地认识到,“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这句话的道理。
(2)答题时安排好每一分钟。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存在差别的,做综合卷时的时间安排讲求分寸。如有薄弱项目,可暂时放弃,先百分百地把握强项,然后再回头应付弱项。
(3)充满斗志,处乱不惊。吴雨豪说,笔试时旁边一男生竟然紧张到弯成了弓形。其实,笔试也好,面试也好,要临危不乱。面试时虽难克服紧张,但可以有小技巧,把要讲述的问题引导到自己的强项上来,让自己有话可说,能说得渗透,把强势学科当作“杀手锏”,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