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物(九)

标签:
微博物杂谈 |
这两天在准备一篇有关人类和自然关系的稿子,写的好辛苦。顺手把发现的一些信息贴过来吧。请忽视段落之间本应有的逻辑联系。
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www.fao.org)去年4月8日公布的《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FRA 2010)回顾2005到10年间全球各国每年平均森林面积变化趋势,单位为千公顷,红色为净损,青绿为净增,颜色越深变化越大,白色为变化不显著。森林净损失率最高是巴西和印尼。而在澳大利亚,2000年以来严重的干旱和森林火灾造成森林损失加重。从全球来看,薪材约占木材采伐量的一半。从森林中采集薪柴的行为在巴西非常普遍,而植树造林以支持薪柴消耗没有受到重视。上世纪末,巴西每年的薪柴消耗量约等于18,000万桶石油的量,该国的薪柴消耗已超过工业木材消耗。
中国用材林占森林资源总蓄积量的45%,而在用材林中,中、幼龄林比重高达71%。其二是中国木材加工业发达,其进口木材中的三分之一以成品方式返销回世界各地。中国原木进口主要来源俄罗斯、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来自新西兰、刚果、美国的08年时有下降,而加拿大,泰国,智利的在逐年增加。但据世界银行分析,全球木材贸易中相当大部分是非法的,所以加强我国原木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监管就很重要了。

圣波尼法爵在德意志地区传教时,在公元723 年下令砍伐弗里茨拉的一棵被当地人视为圣树的巨大橡树,并用其木料建了一座基督教堂。当地人看到“多纳尔橡树Donareiche”被伐后,他们的多纳尔神(英文Thor,索尔)并未显灵报复,不得不承认基督教的神比他们的神灵更加强大,于是皈依。

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www.fao.org)去年4月8日公布的《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FRA 2010)回顾2005到10年间全球各国每年平均森林面积变化趋势,单位为千公顷,红色为净损,青绿为净增,颜色越深变化越大,白色为变化不显著。森林净损失率最高是巴西和印尼。而在澳大利亚,2000年以来严重的干旱和森林火灾造成森林损失加重。从全球来看,薪材约占木材采伐量的一半。从森林中采集薪柴的行为在巴西非常普遍,而植树造林以支持薪柴消耗没有受到重视。上世纪末,巴西每年的薪柴消耗量约等于18,000万桶石油的量,该国的薪柴消耗已超过工业木材消耗。
中国用材林占森林资源总蓄积量的45%,而在用材林中,中、幼龄林比重高达71%。其二是中国木材加工业发达,其进口木材中的三分之一以成品方式返销回世界各地。中国原木进口主要来源俄罗斯、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来自新西兰、刚果、美国的08年时有下降,而加拿大,泰国,智利的在逐年增加。但据世界银行分析,全球木材贸易中相当大部分是非法的,所以加强我国原木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监管就很重要了。

圣波尼法爵在德意志地区传教时,在公元723 年下令砍伐弗里茨拉的一棵被当地人视为圣树的巨大橡树,并用其木料建了一座基督教堂。当地人看到“多纳尔橡树Donareiche”被伐后,他们的多纳尔神(英文Thor,索尔)并未显灵报复,不得不承认基督教的神比他们的神灵更加强大,于是皈依。

德国森林约1千1百万公顷,相当于31%的国家土地面积。其中,包括44%的私有林,32%的国有林区(29%为地方,3%属联邦),19%的企业森林和5%的森林信托,多数是19世纪以来的人工林。19
世纪以降,森林成为德国人心灵的庇护所。德国人对于森林的情感依恋几乎演变成一种“森林崇拜”(Waldkult)
。从历史进程来看,德国的森林崇拜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无害化—>神圣化。所谓森林的无害化,指的是森林在被人利用的过程中,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不再对人的安全产生威胁的过程。在近代战争及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转型中,森林给了德国人寂静,乡土,庇护和恒久的感受,成为民族精神支柱并逐渐被神圣化。
链接:

见到一个帖子举报重庆一家家乐福卖黑斑蛙,给出如下信息:黑斑蛙属重庆市重点保护动物,在重庆市的保护级别和力度应该同二级保护,根据重庆的保护办法,其经营利用需要有市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批准,运输需要运输证。如果证照齐全,就是合法经营。另,虎纹蛙人工繁育量很大,属54种,可利用。黑斑蛙属渔业部门管,人工繁育状况未知。
德国最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是贻贝(Mytilus edulis)。瓦登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沿海区域已经有几百年的贻贝捕捞历史,渔业-养殖相结合的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壮大。贻贝产量波动巨大,从2003年的28549吨到2005年的9470吨。主要原因是苗的可获得性变化。最近几年也从西班牙和新西兰等地进口。
德国最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是贻贝(Mytilus edulis)。瓦登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沿海区域已经有几百年的贻贝捕捞历史,渔业-养殖相结合的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壮大。贻贝产量波动巨大,从2003年的28549吨到2005年的9470吨。主要原因是苗的可获得性变化。最近几年也从西班牙和新西兰等地进口。

晚饭“水煮鱼”实在鲜美,想当然以为是提前腌制或油煎或加白菇的缘故。越吃越觉鲜的闻所未闻,跳起来去翻包装袋,原来是越南产的巨鲶
Pangasius
,属于受控制可持续水产养殖,但也有报道认为鱼肉可能富集有湄公河的污染物。2008年越南出口冻巨鲶肉60万吨,价值14亿美圆,其中三分之一卖到欧盟。便宜!@猛萌
提供的信息:德国对越南大量倾销的鲶鱼没什么好脸。WWF说用抗生素喂养还污染了湄公河。本来2010年底被吊销了两个月,后因国际渔业和越南政府的压力又恢复了认证。出口廉价的鱼是越南的支柱性产业。有不法商家用巨鲶冒充鳕鱼在超市里卖

说到巨鲶,就得再说一句它们的亲戚,号称最大淡水鱼之一的,湄公河的巨无齿𩷶Pangasianodon gigas。它长可达3米,生长极快,6岁就可达150kg重。主要生活在10米深的主河道,每年四月到五月中旬会溯游几千公里到湄公河上游产卵。它被IUCN红色名录评定为极度濒危,列入CITES附录I ,严禁商业贸易。

说到巨鲶,就得再说一句它们的亲戚,号称最大淡水鱼之一的,湄公河的巨无齿𩷶Pangasianodon gigas。它长可达3米,生长极快,6岁就可达150kg重。主要生活在10米深的主河道,每年四月到五月中旬会溯游几千公里到湄公河上游产卵。它被IUCN红色名录评定为极度濒危,列入CITES附录I ,严禁商业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