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物(六)

标签:
杂谈 |
2010-12-21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CCAMLR是南极地区重要的政府间渔业管理国际组织,其通过对在南极海域捕捞犬牙鱼Dissostichus
spp. 或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等的渔船实施船舶监测和捕捞文件核查,实现捕捞限额和可持续渔业管理。http://t.cn/hbYmt0 我国是该公约成员国。据说我国渔船通常在南大洋靠近南极海域边缘作业,是巴塔哥尼亚犬牙鱼的主要加工和再出口国,从2001年7月起自愿执行该委员会该鱼种的捕捞文件(CDS)。

小心有毒真菌 Hydnellum peckii http://t.cn/hbBD46

沈阳师范大学的李丕鹏教授认为,兴化的大甲鱼不是斑鳖,而是尼氏鳖(缅甸孔雀鳖)http://t.cn/hb382C @真大雨 @大虎自然商店 @lebby

长鬣蜥(中国水龙)Physignathus cocincinus;原产我国南部和南亚、东南亚,也称亚洲水龙;体型较大,全长一般在60cm以上;橄榄绿色;从颈部到尾根长有较长的鬣刺;尾长可达全长的三分之二,上面有棕黑色环纹;生活在林地中的水边,树栖喜水,平均环境湿度60–80%;捕食昆虫、鱼虾等。
http://www.reptilica.de/images/products/1/1b/10127_1_Physignathus-cocincinus-Wasseragame-ca.-20-25-cm.jpg
地中海棘皮虎(鳄鱼守宫)Tarentola mauritanica;原产于地中海地区西部,多分布在城市环境中;体长可达15 cm;体色为棕褐色或棕灰色,上有斑点;体背和四肢均布满疣鳞;食虫,适应性较强,作为外来物种引入后对本土种影响较大。(密集物恐惧症脱敏宠物)

2010-12-27 兰科植物俗称兰花,是开花植物中第二大的科,有880个属两万六千余个种。兰花的花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全球范围长期大量国际贸易已对野生兰科植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因此自1975年CITES公约成立起,所有兰科植物都被列入附录,其国际贸易受到管制。我国兰科植物有171属1247种,原产我国的兜兰属所有种(Paphiopedilum spp.)和云南火焰兰(Renanthera imschootiana)被列入CITES附录I,其它种被列入附录II。但我国仅有一个针对兰科植物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也尚未将野生兰科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这给实际保护和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2010-12-30 迁飞

笙珊瑚 (Tubipora musica)分布在印度洋和中西太平洋,红色笙管状的硬骨骼特征明显。其生存正受到水族箱贸易和其它珊瑚礁开采和破坏威胁。笙珊瑚(化石除外)被列入CITES附录 II,限制国际贸易。http://t.cn/hbiG6G

此配图不是五步蛇,而是条颈棱蛇,虽然长得有点像毒蛇,但温顺无毒。

2010-01-06 大型鲸类数量少受捕鲸影响严重,海洋中的小型鲸豚类数量不好计算,但相对数目还算多些。全球大洋探查本身就难,而现存鲸豚类八十多种,不可能统而话之的。无论简单的宣传反捕鲸,还是简单的评判其是否是伪环保,都没意义。即便是最一线的科学家 现在都不能自信掌握了某种鲸豚种群数量和动态数据。最全面的信息号称由际捕鲸委员会掌握,但他们投票出来的决议有很多政治经济考虑。http://t.cn/hGVNea,这个是所谓科学捕鲸许可http://t.cn/hGVaCN,IUCN的redlist也会有濒危状况的评估,但这样的评级对实际捕捞限额或季节或对象设定没有多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物种保护是全民可参与的议程,也欢迎各种力量相互制衡。在另外看,却必须是掌握了准确数据才能做出判断。捕鲸和抵制捕鲸不止是个保护生物学问题,也和相关国家的资源模式、全球战略直接相关。//@oztiger:找到的关于鲸豚类的状态资料:http://t.cn/hbWCib对应的中文名是什么? http://t.cn/hbW3GO
2011-01-19 瑞典的狼本来已经绝灭,这个种群是1983年时从与芬兰俄罗斯那边迁移过来的几头狼重建的,因为近亲交配,狼崽的存活力很差,近交衰退严重。13%的狩猎指标可以控制这个种群增长,为从东部再迁移过来的个体提供繁殖机会。//@林休:BBC:欧盟要起诉瑞典政府重启猎狼的法令违反环境法。瑞典2010年的狩猎配额是27只,今年是20只,目前已经有14只被干掉了。而估计那儿总共只有200只,占了斯堪的纳维亚的大部分。http://t.cn/hbskU7
2011-01-20 赛加羚长角同牛羊,公羊一直长不脱角。我国野生赛加羚早灭绝。境外各斯坦国包括蒙古有两个种的赛加羚十万余只,但合法猎取用于国际贸易的限额为零。为满足我国中药需求,大量赛加羚被偷猎,羊角走私到我国。1979年代时赛加羚羊曾经有1百多万头,被猎杀到现在还有10万左右。再这么下去,就快绝种了。

2011-01-20 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又称红肚麻雀,分布狭窄,数量稀少。有研究称其种群数量连续下降原因是:人为干扰,如牧民捡拾鸟卵,捕捉成鸟,导致栗斑腹鸡繁殖成功率及繁殖成活率降低,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
http://www.blueanimalbio.com/bird/quexingmu/wu/Emberiza%20jankowskii.jpg

小心有毒真菌 Hydnellum peckii http://t.cn/hbBD46

沈阳师范大学的李丕鹏教授认为,兴化的大甲鱼不是斑鳖,而是尼氏鳖(缅甸孔雀鳖)http://t.cn/hb382C @真大雨 @大虎自然商店 @lebby

长鬣蜥(中国水龙)Physignathus cocincinus;原产我国南部和南亚、东南亚,也称亚洲水龙;体型较大,全长一般在60cm以上;橄榄绿色;从颈部到尾根长有较长的鬣刺;尾长可达全长的三分之二,上面有棕黑色环纹;生活在林地中的水边,树栖喜水,平均环境湿度60–80%;捕食昆虫、鱼虾等。
http://www.reptilica.de/images/products/1/1b/10127_1_Physignathus-cocincinus-Wasseragame-ca.-20-25-cm.jpg
地中海棘皮虎(鳄鱼守宫)Tarentola mauritanica;原产于地中海地区西部,多分布在城市环境中;体长可达15 cm;体色为棕褐色或棕灰色,上有斑点;体背和四肢均布满疣鳞;食虫,适应性较强,作为外来物种引入后对本土种影响较大。(密集物恐惧症脱敏宠物)

2010-12-27 兰科植物俗称兰花,是开花植物中第二大的科,有880个属两万六千余个种。兰花的花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全球范围长期大量国际贸易已对野生兰科植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因此自1975年CITES公约成立起,所有兰科植物都被列入附录,其国际贸易受到管制。我国兰科植物有171属1247种,原产我国的兜兰属所有种(Paphiopedilum spp.)和云南火焰兰(Renanthera imschootiana)被列入CITES附录I,其它种被列入附录II。但我国仅有一个针对兰科植物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也尚未将野生兰科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这给实际保护和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2010-12-30 迁飞

笙珊瑚 (Tubipora musica)分布在印度洋和中西太平洋,红色笙管状的硬骨骼特征明显。其生存正受到水族箱贸易和其它珊瑚礁开采和破坏威胁。笙珊瑚(化石除外)被列入CITES附录 II,限制国际贸易。http://t.cn/hbiG6G

此配图不是五步蛇,而是条颈棱蛇,虽然长得有点像毒蛇,但温顺无毒。

2010-01-06 大型鲸类数量少受捕鲸影响严重,海洋中的小型鲸豚类数量不好计算,但相对数目还算多些。全球大洋探查本身就难,而现存鲸豚类八十多种,不可能统而话之的。无论简单的宣传反捕鲸,还是简单的评判其是否是伪环保,都没意义。即便是最一线的科学家 现在都不能自信掌握了某种鲸豚种群数量和动态数据。最全面的信息号称由际捕鲸委员会掌握,但他们投票出来的决议有很多政治经济考虑。http://t.cn/hGVNea,这个是所谓科学捕鲸许可http://t.cn/hGVaCN,IUCN的redlist也会有濒危状况的评估,但这样的评级对实际捕捞限额或季节或对象设定没有多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物种保护是全民可参与的议程,也欢迎各种力量相互制衡。在另外看,却必须是掌握了准确数据才能做出判断。捕鲸和抵制捕鲸不止是个保护生物学问题,也和相关国家的资源模式、全球战略直接相关。//@oztiger:找到的关于鲸豚类的状态资料:http://t.cn/hbWCib对应的中文名是什么? http://t.cn/hbW3GO
2011-01-19 瑞典的狼本来已经绝灭,这个种群是1983年时从与芬兰俄罗斯那边迁移过来的几头狼重建的,因为近亲交配,狼崽的存活力很差,近交衰退严重。13%的狩猎指标可以控制这个种群增长,为从东部再迁移过来的个体提供繁殖机会。//@林休:BBC:欧盟要起诉瑞典政府重启猎狼的法令违反环境法。瑞典2010年的狩猎配额是27只,今年是20只,目前已经有14只被干掉了。而估计那儿总共只有200只,占了斯堪的纳维亚的大部分。http://t.cn/hbskU7

2011-01-20 赛加羚长角同牛羊,公羊一直长不脱角。我国野生赛加羚早灭绝。境外各斯坦国包括蒙古有两个种的赛加羚十万余只,但合法猎取用于国际贸易的限额为零。为满足我国中药需求,大量赛加羚被偷猎,羊角走私到我国。1979年代时赛加羚羊曾经有1百多万头,被猎杀到现在还有10万左右。再这么下去,就快绝种了。

2011-01-20 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又称红肚麻雀,分布狭窄,数量稀少。有研究称其种群数量连续下降原因是:人为干扰,如牧民捡拾鸟卵,捕捉成鸟,导致栗斑腹鸡繁殖成功率及繁殖成活率降低,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
http://www.blueanimalbio.com/bird/quexingmu/wu/Emberiza%20jankowski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