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家长临离开的时候,除了千恩万谢以外,自然牢骚不断:唉,大老远的来省城,就拉泡屎啊!
当时患者来的时候,手里带了张腹部的X线片,提示有肠梗阻。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片子,当地医院的医生怕把孩子耽误了,就建议他们转上级医院了。详细询问病史之后得知,这个2岁的孩子赶上春节一顿大吃,又两天没大便,且突然发生腹痛,除了哭闹不安,没有其他异常。知道这些以后心里基本是有谱了,不太可能是器质性疾病导致的腹痛。
为什么我首先叫他用开塞露而不是先做一系列检查呢?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开塞露既是治疗措施又是诊断措施。因为经开塞露灌肠排便以后,如果腹痛即刻缓解,那么考虑其为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就比较小了;如果腹痛无变化,医生就可以进一步去考虑其他较为严重的情况了,比如阑尾炎,肠套叠等等。
假设在未予开塞露灌肠前做彩超检查,患儿可能正处于肠道痉挛的状态,这样超声可能要提示你:肠蠕动不规律,含气较多……而且由于孩子在剧烈的疼痛中往往不太配合,这给超声医生也带来了不必要的困难。
经开塞露灌肠排便排气以后,如有必要再行相关检查则更容易发现有临床意义的阳性结果。
有时候,家长把孩子带到诊室之后便说:大夫,我在家给孩子用过开塞露了,孩子还是疼……这样医生就可以直接在查体之后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了,省了很多时间。如果家长在家里自行用过开塞露解决了孩子的腹痛,多数时候也就没必要再来医院折腾了。
民间有言“肚子疼不算病,有泡屎没拉净”,简直可以当作开塞露的广告词了,可惜8毛5分钱的玩意,即使十分有效,也不会有人代言的。
只是需要清楚的是,开塞露解决的还只是一时的问题,对于有发作性腹痛和习惯性便秘的孩子,还是应该找到根本原因,进行相应的干预。
比如说有些孩子因为偏食,肉类过多而蔬菜类过少,食物中纤维素不足,就很容易发生便秘。这种情况就要从改进食谱方面入手了,另外,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肉食过多还容易导致肥胖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还有的学龄期儿童早上无大便的习惯,而上课时间又不能随时排便,久之就出现便秘甚至突然发作的腹痛了。这部分情况就得使患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了。总之,不可频繁使用开塞露而忽略根本的病因,不然,一旦形成依赖(心理或生理),纠正便秘就更费劲了。最为严重的便秘是需要外科干预的,像结肠冗长、先天性巨结肠,就需要做更复杂的检查比如钡剂灌肠透视等等才能确诊了。
其实,作为一种非处方药物,很多家长都知道开塞露可以用来灌肠帮助排便,但开塞露的作用还不止如此。有的患儿来就诊时,是因为一天没排尿,查体的时候就能发现膀胱区的异常,这个时候,用开塞露灌肠一次,患儿在排大便的同时,尿潴留也能同时被解决。
这一招,多数家长就不会了。他们想不通为什么尿潴留的问题,要通过排大便来解决,甚至他们在接过我的处方的时候,也还是满脸狐疑,但领着孩子从厕所回来的时候就眉头舒展了。
因为开塞露能刺激肠蠕动,膀胱的生理解剖临近直肠,刺激肠蠕动可间接刺激膀胱避尿肌,引起排尿。只是,多半家长在解决完问题之后,就忘记问我那是什么道理了。
最后说下使用开塞露的要点吧,记得要先挤出部分药液来以润滑瓶口,然后缓慢插入肛门,将药完全挤入直肠内后,撤出药瓶,用手捏住屁股蛋,憋2分钟左右……恩,有部分家长就是这么做的,结果回来找我:大夫,我们忘记带手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