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嘉宾饭店来了一位中年妇女,找到了我。她自我介绍说,她叫张世琦,是城厢镇综合厂的党支部书记。她告诉我,她们新开工了-个纸盒车间(准确地说应该是纸箱,但当时不管大小都称纸盒),急需要人。她说,她到下乡办看过我的档案,又是个党员,很满意,迫切希望我能到她们厂工作。我对综合厂一无所知,只听说是城厢镇(后改名为嘉定镇)的-个镇办企业。我没有直接答应张书记,说让我考虑几天,一周内答复她,并对她的关心表示了感谢。
这几天,真让我心烦意乱。从内心说,实在不想进这样的厂。七十年代初,为了走集体化道路,把小手工业者,家庭妇女组织起来,组建了综合厂。早期的镇办企业都升格为县办企业。因此,综合厂内有白铁,内衣,修鞋,印刷品装订,毛巾加工,五金加工等近十个门市部和加工场,规模小而杂。说起来很好笑,七六年发大水,那时候我还没有返城,刚好看病在家,路经西门吊桥,看到城墙脚下的-个小厂被淹,他们在撑着船进出,感到很新奇。谁知这个小厂就是我要去的综合厂的一个五金加工车间。
不进综合厂又能怎么办?按照我们的档次,只能进镇办企业,县办企业是根本进不去的,更不要说其他的部门了。城厢镇的镇办企业,除了综合厂,还只有-个拉絲厂,状况也差不多。更让我头疼的是,长期没有组织,连党费都没地方交。
到综合厂去!我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下定了决心,再难,也不会比到黑龙江更难的了。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我来到北大街黄家桥的综合厂厂部报到,当上了-名镇办企业的工人,开始步入了工业经济的领域。这个领域从此伴随了我以后的一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