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大荒锦河农场情感纪实 |
分类: 北大荒人 |
有了办公室的定位,右侧依次是食堂和宿舍。食堂的模样变得认不出来,但宿舍却清晰可见。这幢宿舍平房,最右边的小门是我住过的小屋。我们几个在前屋,营长住在后屋。现在变成了饲养家禽的杂屋。
去年8月15日我在博客上写过一篇兵团小纪实: 营长的小屋。现摘录如下:
“我们的三营营长程少华,他的宿舍就在我们的后面。
一进大门是-条走廊,里面又有两个小门,前面分别住过我.许继斯.徐建华.李天红等人,后面 住着程营长。
程营长的小屋很小,也就四.五平方米光景。屋内十分简陋,除了一条小坑,活动空间就剩很窄 的一条了,有一张小桌,类如我们现在的床头柜,一张椅子,也已经很阵旧。坑上摆着简单的被褥。平时,程营长一回到宿舍就很少出来,泡上一杯茶,-个人默默地坐在坑上,有时就闭目养神。
程营长是个抗日战争时的老兵,矮小而精悍的个子,古铜色的脸膛,在全团很受人尊重。他怎 么会来到这儿工作,从前曾经说过,但我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他平时很严肃,不多言语,待人却又很和蔼,见到他就会油然升起一种敬仰之情。
有一天,有人给营长送来了一块狍子肉。他亲自掌勺,在走廊里的炉子上烧了起来。烧好后,他自 已盛了几小块,就端到前屋,全部给了我们。要知道,那时候除了过年过节,平时是碰不到荤腥的。营长一端进来,我们就一拥而上,抢着吃,那味道真是美极了。
营长又默默地回到他的小屋。”
几经变迁,核桃沟盖起了许多新房,道路改铺水泥路,迎接山上各连队的住户迁入,集中居住。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核桃沟,又向场部进发,赵广发副教导员.赵万忠副连长等人正等待着我们。
前一篇:返疆纪实: 寻找青春的记忆(三)
后一篇:返疆纪实: 寻找青春的记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