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部组建不久,组织上调我和余海星两人去营部工作。一九七零年一月十二日,我俩坐上马车,拉着简易的行李赶到营部报到。
营部设在十连(后改为十七连)。一踏进办公室,只见两张桌子靠在窗前,屋子小而简陋,又兼是营首长的宿舍。当时营部人很少,除了营首长,只有姜少清助理张罗着营部的日常事务。
营首长找我谈了话,要我担承营机务仓库的保管员,仓库还在三连(后来改为二十一连)。我-下子楞住了。我这个从没摸过机务零件的门外汉怎么能行呢?姜助理说,你只要能有决心,我每天帮你记几个零件,一年下来总能把所有零件记熟了。我十分为难!姜助理领我去了三连的仓库,只见杂乱的零件横七竖八地堆放着,简直象烂铁一堆。没法胜任!我坚定地提出了不同意见。这样,我改仼了小钢磨(面粉车间)的保管员。
这个车间是战备的需要应急建的,正式投产才-个月的时间。车间借用连队的一个仓库,现在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大木棚,没有砖,四周用木板钉起来,上面还透着风。由于冬天施工,固定机器的木柱子,都是刨了坑用土浇水冻住的,很不结实。生产工艺就是用四个小钢磨串联起来,从小麦进去,经过四个钢磨磨出面粉,规模很小,又很简陋。整个车间有二十七人,除了三个老师傅,其余的都是从十连抽调来的女知青。我的仼务就是负责原料供应.保管和面粉的发放等工作。
机器隆隆响,-天一车粮。因为车间小,还漏,存不住多少原粮,所以每隔二.三天就要外出拉粮,奔波于各连队中。"28"是十连派的,装缷工是临时抓"公差",没有固定人员,有时姜助理帮着联系,有时我自己想办法,日子长就不好办。有一次天已经黑了,"28"才把小麦拉回来,没人缷车,一气之下,我叫了几个在班上的女工,让她们在车上缷麻袋,我一个人来回扛,全部把它缷完,累得我直喘气。
当地的猪真厉害,成群结队,天天围着车间转。"赶猪"成了我空闲下来的-项重要工作。散养的猪强壮,特别是几头公猪,长长的鼻子,"贡"几下就把仓库的木板掀翻了,接着就大囗大囗吃着流出来的小麦。我拿着树棍打它们,撵都撵不开。我象个消防队员,墙破了就用木板重新钉好,可没多久回来-看,那木板又让给顶破了,真是没办法。
四个小钢磨,第二个磨出来的面粉最好,如果单独装袋,那就是当时的"富强粉"。那个时候,粮食比较紧缺,我们通常把四个钢磨磨出的各种纯色的面粉绞拌在-起,混合了装麻袋。连队来拉面粉,按量供应。
那-年探亲,我特地找关系参观了嘉定面粉厂。他们的原料仓库是一个个水泥沏的圆柱仓库,有几十米高,通过输送带输向加工车间;他们的生产设备也是钢磨,规模却比我们大得多,象一间间房子,整整齐齐排在二楼的大车间里颤抖着,好壮观!一楼是灌装车间和成品仓库。参观了以后我才知道,生产原理是-样的,但我们的设备太落后,而管理更落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