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大荒纪实锦河农场情感 |
分类: 北大荒人 |
汽车停了下来,连队到了。打开车门,我们迫不及待地跳了下来。
21连,原来叫3连,是1966年3月由一批集体转业官兵组建的。我在这里呆了三年多,入了党,是我人生中 的转折点。
这还是我们的连队吗?我简直不相信自已的眼睛。原来一排排整齐的灰(红)砖红瓦的房屋不见了,只有满目疮
痍的旧屋稀疏可见,散落在茂草丛中;原来整洁的道路已面目全非,坑坑洼洼,杂草丛生。废弃的农具,倒塌的屋脊,搭啦的电线,到处是一副凄凉的景象。
徐夏至告诉我说,那是马号。但现在马号遗址上的房屋也已经翻修过了,根本不是当年的模样。看着照片,那 幢房子更象当年的男排宿舍。
马号左侧,原来依次是农工排宿舍,学校,连部,然后是麦场。连部门前有个简陋的篮球场,麦场前面是小钢 磨车间。现在这些房子都拆了,只有几家住户和茂盛的苞米地。我站在大道上,背向连部住过的房子方向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这是井房!以前的模样还稀疏可见。当年全连的人谁都喝过这口井的水。现在人去井废,破旧不堪。
原来的食堂不见了,连接食堂的女生宿舍的房屋还在。当年我们在食堂出板报的情景时常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我们下车找人,遇到几个却不认识。他们说是从外面搬来的。徐夏至.王庆明知道周振如.陈路还住在扬坡岭,就 打听进去,找到了周振如的家。
久别重逢分外亲。嫂子忙着到菜园子里摘黄瓜招待我们,那可是绝对的绿色食品。摘了黄瓜又摘豆角.茄子.辣 椒,要我们带回去,菜园子里几乎扫荡-空。我们的时间有限,就拉着嫂子-起在门外照张合影像。
我和庆明先从周振如家出来,去找陈路。路上碰到一个妇女,她问我们找谁?我们说找21连的"老人”。她说她 也是。我俩一楞,因为不认识。庆明问是谁家?她说张xx,我们不认识;她又说张文芳,我们马上醒悟了。原来她是张文芳的儿媳妇。我们在连队的时候,张文芳的闺女和儿子还小。我们进了她屋,她丈夫也在,一起唠了一会儿嗑。可惜当时沒拍他们的照,只拍了他们的屋子。
我们根据他俩的指点,找到了陈路家。陈路还是那模样,一点没变,身体很健康。他和周振如都是”663”老 兵,21连的”老人”。他的院子.屋子整得很干净,让人感到很舒畅。
嫂子也到院子里摘黄瓜,硬塞给我们让带上,说天热吃黄瓜好,那股热情真让人感动。
徐夏至与”老板子”当年结婚的房子还在,只是人去楼空,没人居住,破烂不堪。夏至特地去看了,看样子心
情很沉重。
我们又要走了。偌大的21连,我们只碰到3家”老人”。想当年,老兵与知青,并肩战斗,那场面是那样的轰
轰烈烈!那整洁的营房,喧闹的人群,拖拉机的轰呜,牛马车的响鞭,时刻浮现在我们眼前;战天斗地的大幅标语,
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自编自唱的扬坡岭之歌,一幕幕,无不催人奋发向前!
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他们拎着蔬菜前来送行,那真情永生难忘。
汽车又向核桃沟进发了。我们得知,21连的点快要撤了,他们的家也要搬下山去。如果下次再来,扬坡岭也将 和14连一样,废墟一块。在车上,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酸溜溜的,很难受。
后一篇:相册视频: 重新踏上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