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的一天,镇党委书记邓信道来找我,说镇工会要配个干事,问我镇办企业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我们一起议到了工业公司办公室主任刘惠萍。
刘惠萍是内蒙建设兵团知青,北京人,返城时随丈夫张伟明落户嘉定。先在嘉定纸箱厂当车间统计,在玻璃制品厂筹建时调往玻璃厂,1986年被我调到工业公司。她的最大特点是为人热情正直,很善于做群众工作,在职工中有一定威信,厂里人都叫她"大姐"。她还有-个绰号"小北京",那是在纸箱厂时被我叫起的,慢慢地也被叫开了。一说到"小北京"她就要埋怨我,说道我给她起了这个绰号。
刘惠萍知道了这件事,来找我,说什么也不肯去。她说,她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没有一点城府,不会也不想伪装自己,在机关那种"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的地方,她根本不适应。她又说,要不是你老领导叫我,工业公司都不想来,在厂里与工人们在一起,随便,自在!
86年时,工业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星华被调往镇贸易公司。这个岗位新人选的物色,一般在企业中层干部中挑选,我想到了在新沪玻璃厂分厂负责工会的刘惠萍。但我找她谈时,刚开始也被她一口拒绝。后来限于我这个老领导的面子,厂里领导也帮我说道她,她才勉强地答应了我。
看得出来,她这次的确很不想去。我一方面开导她,说工会工作更适合她的特长,领导没有看错;另-方面,我知道她有着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告诉她镇两套班子已经定了的事情,还是要坚决的服从。她忍着眼泪,无奈地对我说:"那我去试试,不行的话我还要回工业公司,你可不能不要我!"
事实证明,刘惠萍很适合搞工会工作,如鱼得水,87年11月经县总工会批准出任镇工会副主席,后又入了机关编制。她退休后有一次碰到她,说她常跟人说起我,幸亏听了我的话去了机关,改变了人生轨迹,真的很感谢。
就在刘惠萍调往镇工会的同时,负责嘉定纸箱厂党务的李大钢(工业企业联合支部成立前是嘉定纸箱厂书记)来找我,忍着泪对我说与厂长强中玉闹了矛盾,俩人无法共事,怎么也呆不下去了,无论如何要求调离纸箱厂。我与强中玉也共过事,很了解他的性格和脾气。我安撫了-下李大钢,刚好刘惠萍调离到镇工会,工业企业联合支部副书记王剑球调到了电子仪器厂,她也很适合这方面的工作,经与镇领导商定后,87年5月李大刚调到工业公司,负责党务工作和办公室事务。1987年11月撤销工业企业联合支部,恢复工业公司支部,李大刚任副书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