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九六八年九月初的一天,我兴冲冲地回到嘉定一中。-进校门 ,"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的巨幅画象耸立在绿草花丛中。教导处的宣传栏前人头攒动,上面贴了-张鲜红的光荣榜:"全校八名同学被批准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他们是:黄伟人.沈永初.王祖强.郭杭州.沈异.朱伟.卢伟志.韩丽英。""批准了!"一股热流涌上了我的心头。
要毕业了,我到哪儿去?这是一个严竣的试题。插队落户?我的一些小学同学已经干了好几年农活,怎么能与他们比较,想想都有点后怕。八月三+日,我县首批赴黑龙江建设兵团的消息传来,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邻居好友滕雪候就是首批中的-个。"到黑龙江去!",到那个谁都不熟悉的地方,一切从零开始,靠自己的努力去书写自己的人生。
当我拿着去黑龙江的报名申请表出现在我父亲面前的时候,他呆住了。没有事先跟他商量,那怕通一下气。一会儿,他严肃地盯着我的眼睛,嘴里只问了一句"你真想去黑龙江?"当我坚定地回答后,他再也没说什么,要我第二天再去取。这-夜,我父亲肯定睡不着觉,在那个年代,我父亲又是-名党员,他又能说什么呢。
五日这一天,批准去黑龙江的通知书下来了。时间是那么的急促,八日上午需把行李送走,十日出发。我的准备工作忙坏了家里。母亲在南通纱厂工作,七日才接到电报急速赶回家的。所以,一切的准备,从衣服到日常用品,都是我父亲一手采购的。为淘到两个皮箱,他走遍了百货商店,最后是到抄家物资的地方买来的。父母热情地在物资上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没有给我思想上 压力,是我一个极大的安慰。一手扶养我长大的老祖母却疼坏了,不停地流泪。亲戚.朋友来看我,有的劝说我不要离乡背井。上了弦的箭怎能不发?繁忙的准备工作在短短的几天里按时完成了。
一九六八年九月十日,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我们以后无论是荣华富贵,还是贫穷潦泊,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起点。上海火车站,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条条欢送的标语布满四周,-派隆重热烈的景象。我们都穿着草绿色军装,就象临上战场的战士-样。当火车慢慢地启动,哭声,喊声,歌声响成一片,奏响了一代知青的人生进军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