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天工奖,缘何多俏色
2008年11月中国国际珠宝展期间,第7届中国玉雕、石雕天工奖评奖结果揭晓。每年为大奖执掌风向的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秘书长奥岩对本次评奖的概括,脱口而出的是五个字:人多,东西多。可以说,经过连续7年的评奖,如今业内对于天工奖的投入热情已经达到相当暴热的程度。天工奖的意义,除了提供每年一次优秀玉雕、石雕新作横空出世的平台外,其求变思路,也让评奖具备了玉雕、石雕潮流发布会的性质。业内普遍睁大眼睛想看的,也正是这一点。那么,今年的天工奖到底能够看到哪些有价值的内容呢?
亮点与挑战
如果站到传统的视角上,那么玉雕、石雕还是作为工艺品来出现的,因此工艺水平肯定是衡量参评作品水准不可缺少的依据。不过,在这样顶级的行业评奖当中,参展的雕琢高手往往最不缺乏的就是精湛的技艺。每一年的天工奖也都会看到高水平的薄胎以及镂雕作品,这些作品中具备端庄大气风格,将传统玉雕审美与材质特征完美结合者,理所当然会成为赢家。今年天工奖部分作品赢取大奖的理由可如是观之。
就材质方面而言,除了传统的玉石、翡翠而外,近两年来,水晶雕刻给人以异军突起之感,这些作品的精美细致,层次比例的构设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利用材质、工艺的巧做也给人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相比之下,倒是传统门类中玛瑙等雕刻作品,没有给人太多耳目一新的感觉。
天工奖从来不是一个以材质论输赢的平台,因此当某一门类的雕刻作品在评奖中没有突出表现的时候,其理由在材质之外。实际上,在历届天工奖当中,都不乏以精巧创意以及巧雕手法制作的令人过目不忘的玛瑙作品,与之相比,今年的玛瑙获奖作品虽仍然延续着以往的创意追求,但并没有走远。如今的玛瑙作品不只是一个艺术创作的问题,还担负着进一步激活收藏市场的任务,而要想在市场中赢得更高的身份地位,获得市场追捧,至少要在两个方面的挑战中胜出,一个是材质表达的挑战,另一个是激发藏家审美的挑战,在这两点上看,目前的玛瑙作品都存在距离。藏家愿意出大价钱购藏玛瑙,其所渴望的是将材质魅力发挥近于极致的雕工,这需要突破与天才的创意。其实,这一点也是天工奖所最希望看到的,行业从业者要有利用高水平大奖平台脱颖而出的灵气。
除了玛瑙而外,像岫玉,还包括一些新涌现的玉石雕刻品种,其材质本身的认可程度低于和田玉等高端品种,市场上的表现也与和田玉不可同日而语。这有材质本身的原因,有开发利用方式的原因,有供求的市场原因,有玉雕传统的原因,但一个很关键的原因还是出在雕刻工艺与创意水平的进步上。今年独山玉类也仅有3件作品获得优秀奖,与大奖榜单无缘。这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独山玉的表现肯定不能用退步来形容,只能说以和田玉为代表的雕刻门类创作水平提升得越来越快。而如果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话,那对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门类争取市场位置来说,绝不是一个好现象。
俏色扎堆的理由
在本届天工奖获奖品种中,白玉作品堪称表现抢眼——金、银、铜、最佳创意与最佳工艺奖项共91件获奖作品当中,白玉作品超过了40件,而18个金奖也被白玉囊括过半。白玉作品的风头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作品的水平上。
如果说,每一年天工奖都会留下不同的印象,那么,今年的天工奖恐怕非俏色莫属。和田白玉雕《早春牌》、《锦上添花》、《俏色龙凤对牌》、《一路清廉》等几件作品都堪称俏色巧雕的杰作。如此集中的和田白玉俏色集体出彩,难道是天工奖主办方有意为之吗?奥岩毫不犹豫地否认了这种猜测,实际上,评委在评奖过程中也不会有类似的导向考虑,这些俏色作品扎堆儿属于恰好“赶在了一块儿”。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白玉作品出现这一情况还是有原因的。新疆宝玉石协会副会长柯长林表示,在整个和田玉类获奖作品中,已经很难见到像前两年那样,非常好的,甚至令人震撼的料子——好的和田玉料越来越少,如果说有遗憾,这可能算是一个遗憾,但是,正是因为好的料子越来越少,当面对一块和田玉,玉雕大师们就会更加珍惜,轻易不敢下刀,同时大师会考虑,如何在最大限度保留玉材的同时做出最优秀的作品,这对于玉雕大师的智慧构成极限挑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年大师在天工奖上展示出的精彩俏色是智慧激发的杰作。
眼下很多收藏者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和田玉的市场到底会怎么样。就市场而言,所谓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动摇和田玉的市场价格,高端和田玉没有看跌的迹象,只是中低端和田玉的销售节奏受到制约,而从天工奖情况来看,高端和田玉,在大师级的层面上都已经体现出了稀缺,优质玉材的珍稀性越来越凸显。因此,这一部分的收藏,前景几乎是没有悬念的。
东方审美的觉醒
如果说,俏色的精益求精与集体出彩是本次天工奖的特点,那么,最强烈的亮色还不止是技法的问题,而是在技法背后的审美日趋成熟。
例如,俏色白玉雕《早春牌》。桃花流水,小舟伊人,一派浓浓春色渲染令人望之而心有所动。与传统玉雕强化卓绝技艺与讨口彩相比,这样的作品已经在探索更高的意境表达——俏色不是俏皮色形状,而是用皮色完成意境渲染。
再如,山子是玉雕传统门类,如何用传统技法达到审美意境是当代大师所特别用心琢磨的。本届天工奖银奖作品和田玉雕《春夜曲》,保留了传统山子的特点,疏朗处阔可跑马,不着一处斧凿之痕,而细腻处不吝工巧刻画不同神态的乐人以及树木、亭台,以求传神达意。以工艺手法传达艺术审美,这是玉雕追求的一个很高的境界,也是天工奖所追求的潮流所向。细忖之下,很容易发现,今年天工奖在手艺而外,玉雕作品的文化味道与审美情结越来越浓厚。
这样一些优秀作品充分反映出中国方式的审美觉醒,玉雕技艺的提升已经不再是单纯讲究工艺的要求,而是具有极品材质,同时凝聚东方审美与东方手法的艺术追求。玉雕成为当代藏家最爱,与这种审美也是相联系的。因此,在藏玉传统中,除了工、料思路之外,艺术境界的高下成为衡量“新玉”作品的一个必要标准,这恐怕也是当代玉器藏家需要理解与特别留意的地方。
2008年天工奖评选揭晓,先上一些照片,有关文字稍后再说。
先发我喜欢的作品
![[转载]2008天工奖揭晓,先睹为快 [转载]2008天工奖揭晓,先睹为快](//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太有意境了,无比欣赏
![[转载]2008天工奖揭晓,先睹为快 [转载]2008天工奖揭晓,先睹为快](//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个其次,只是这件作品未得大奖
![[转载]2008天工奖揭晓,先睹为快 [转载]2008天工奖揭晓,先睹为快](//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好吧,没什么说的
![[转载]2008天工奖揭晓,先睹为快 [转载]2008天工奖揭晓,先睹为快](//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