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宝书:人生是一场精彩的旅程

(2015-03-12 16:11:34)
标签:

财经

分类: 知本家

朱宝书:人生是一场精彩的旅程



 

宋宝书:人生是一场精彩的旅程
文 / 何春艳

朱宝书,2001年西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曾就职于海尔集团、平安集团、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后在万达集团、浙江金昌房地产集团任职高管,现为维也纳酒店集团人力行政副总裁。

      “我喜欢茶道,人生如茶,年少轻狂、做事做人流于浮华,就如同刚沏好的茶叶都浮在面上;当你的经历慢慢增多,心沉下来,感悟到很多就懂得了谦卑和倾听,就如同茶叶沉入杯底,其味自现。”在人生与职场中,朱宝书正是通过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来体悟茶道中蕴藏的哲理与智慧。
     
不挑战 无未来
      与所有大学毕业生一样,朱宝书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与自己所学专业息息相关的律师助理。“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渐渐发现,只重复的做好一件事并不能够支撑自己未来更多的选择和职业规划。”于是朱宝书便开始选择改变。“改变并不只是一句话而已,重要的还是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兴趣做好筹划。外面的世界很大,你必须清楚自己的位置和优势,并且要了解行业的趋势是什么。”朱宝书说,小成靠努力,但大成一定要靠平台。要尽可能的提高时间效益,就要看得比别人更远。
      而他的第一次转型便是由律师助理到车间主任,且开始接触了企业管理。“这是我的第一份管理工作,必须开一个好头,尽力把它做好。”朱宝书当时长时间深入一线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一个文科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什么是“背光源”、二极管、流水线作业,周末开始阅读泰勒的生产管理、六西格玛等等相关知识,同时在那段时间作为公司代表参加了青岛市民营企业大会,并成功接待了香港EMBA企业交流访问团。董事长不到半年便任命其分管医疗器械集团搭建营销队伍。短时期内接二连三的压力式管理让朱宝书迅速转换角色,大将之风逐渐形成,职位的步步提升便顺理成章了。
      如果说制造业的管理是朱宝书游刃有余展现“身手”的平台,那么在金融业的磨砺则可以说是他突破自己未知可能的另一竞技场。“我在平安集团做了四年多,做的却是人力资源管理。让我在管理上从突击队转换为正规军。”当时恰好遇到平安卓越工程改革,朱宝书全程参与了此次变革,在干部梯队搭建、人员优化调整支撑战略发展方面,效果显著。一年之后,朱宝书便由山东省分公司被提拔为华东区人力资源经理,不到三个月又因有基层优秀的实践经历被破格提升至总部深圳,分管全国34个省市的人力资源招聘和干部管理。升迁速度之快成为山东省公司干部晋升的一个特例。
      命运总不是可以预料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宝书被邀请加入万达商业管理公司任职高管,在万达强大的执行力推进发展过程中,转战北京、南京,筹备区域化管理公司。
      跨行业、跨公司,跨城市,朱宝书的职业生涯,就是这般的千变万化。以一颗开放不惧怕困难的心,在人生发展的快车道上,不断磨砺成长,收获精彩。“正所谓,不挑战,无未来。但是,不管我的职业生涯如何变化,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
 
三个第一
      十几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朱宝书可谓已阅人无数,对人才选拔上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方法。“招聘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规工作,要想更迅速把精英人才揽入公司旗下,就必须创新招聘模式。”
      “刚进入维也纳,恰逢遇到集团的扩张期,要实现百城千店的战略目标。”朱宝书临危受命,刚入职便接下了扩招2600人的重担。“这对我是一种考验,更是一个机会,我必须把‘这场战争’打得漂亮。”朱宝书通过一个月的时间迅速与各部门进行交流,“执行任务之前必须懂得建好队伍,统一思想和明确目标”。之后便与自己的招聘团队进行“碰撞”,制定出详细的招聘计划,做好分工。
      “为了在众多履历中迅速找到合适的人才,不仅要全盘了解应聘者的经历,更要注重‘三个第一’,第一次择业、第一次物质收益成果、第一次晋升。”朱宝书说,“你的第一次择业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茫然期,但可以知道你对自己的认识程度和对未来的信心;第一次的物质收益成果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了解你有了资源你的投向是什么,他代表了你一段历练之后的成熟度和职业规划是否清晰;而第一次升职,则可知道你在哪些方面获得认可以及潜力所在。了解了应聘者的这些情况,你可以基本清楚他的发展脉络和潜力优势。”
      如此大批量的招聘,运用双选会的形式也是必须的。但只是挂一张海报,摆几张桌椅又如何吸引众多求职者关注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朱宝书首次在双选会上推出多媒体互动应聘,“掌上投影仪”,微信社交圈、甚至在某些重点合作院校推出“维也纳职业发展互动微信圈”等,新颖的方式迅速吸引了求职者的关注,招聘效果也就愈加显著,同时也带动和影响招聘团队进行工作模式的思考。
      为了帮助企业一步到位的招到合适的人才,朱宝书还提出了“构建人才地图”的理念。“所谓人才地图就是锁定企业所需的核心目标人群,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这些人才会在哪些地方聚集,然后组成一个社区圈子,待企业需要这类人才的时候,便可及时揽入旗下。”朱宝书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是维也纳日后首选的招聘模式。
      “企业守株待兔式的招聘形式必须变革,我们要考虑需要的人才究竟在哪里,怎样与他们互动,解决他们的问题就是为企业营造吸引他们的土壤。”朱宝书说,传统的招聘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借助互联网思维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抓住求职者的心,迅速为企业觅得合适的人才,给企业人才库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做员工的辅导员
      朱宝书从第一份管理工作开始,就非常注重用工作成果检验理论体系的有效性,并且注重团队建设和影响力的作用,因此他很能洞悉员工心里所想。即使在一些棘手的事情上,他也能通过与员工沟通而将问题化解为无形。
      刚加入维也纳不到三个月,由于组织架构的调整需要对集团总部进行“人员分流”,将其分解到各个分部。
      “接到任务之后,确实感觉责任重大,因为刚入公司太短,大家对自己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但是我相信,公司要发展就必须变革,你必须了解管理者究竟怎样思考,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寻求支持,用透明的沟通来解除他们的顾虑。”朱宝书说,了解大家内心的想法,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上传下达,就能将改革的阻力降到最低。  
       改革推进了四个月,公司在董事长的推动下同时引入了期权股权奖励,要发展必须强大分店的执行力和权责利对应,同时只要成功了大家可以共同分享收益。就这样,改革方向和落地基本得到大家的认可并阶段性顺利完成,400多人由总部充实到了全国的分店。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个优秀团队却可以走得更远。”正如朱宝书所说,他并不希望只是员工的领导,更愿意以“服务者”的身份与大家一起成长。所以,除了平时的倾心交流,朱宝书还会尽自己所能,给员工一些挑战未知可能的机会,例如,他会把人力资源中心的员工分解到各个项目中去,并鼓励他们大胆去做,“在他们加入到项目之前,会对其进行日常的带教和沟通,让员工做好准备才去‘应战’,这样才能打一场漂亮的‘仗’。”朱宝书说,只有多岗位的历练,才能让他们变得更强,对其日后的职业发展来说,都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行走的真谛
      “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是由广度到高度再到深度的历练过程。无论自己在什么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主旨都是相同的。我们要时刻清楚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作为管理者更需要保持初心。用正直积极的心态去获取职业生涯上圆满的成功。”谈到日后的工作期许,朱宝书很淡然,他说人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要懂得尊重和分享,要主动去倾听他人,帮助成就他人,这是人生的目标和境界。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是采访最后笔者深深感知的一句话。而朱宝书说“如果我们都只能来过这个世界一次,那就让我们的人生像一场旅程,精彩永远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正所谓,不挑战,无未来。但是,不管我的职业生涯如何变化,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