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业有多少云资产
(2013-05-16 10:41:49)分类: 知本评论 |
如果说,同一种资产可以从两个方面刻画:一种是唯物世界中的原子资产,另一种是唯心世界中的“比特资产”。那么,最近这几十年的市场竞争是从原子资产的竞争转移到比特资产的竞争,同样,也是一场企业价值从原子价值让位于比特价值的竞争。有事实为证:市值1680亿的沃尔玛销售额近4000亿;市值千亿的亚马逊销售额却只有百亿;而没有盈利的facebook居然被估值700亿美元;几乎没有收入的新浪微博被估值三十多亿美元。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比特资产”又拥有了另一个新的存在形式,那就是所谓的“企业云资产”。这个概念表明一种全新的创造价值的方式,那就是企业所创造的任何一种产品,要么可以被服务所替代,要么可以延伸出新的服务。比如冰箱的保鲜功能,就可以被新鲜蔬菜配送服务所替代,而手机的功能,就可以延伸为“移动的渠道平台服务”、“秘书服务”等等。
这种把原子功能,转换为“比特服务”的过程,就是创造了企业“云资产”的过程。或者说,真正值钱的并不是服务价格,真正值钱的是云资产。
从创建企业开始,企业其实最有价值就是这种“云资产”。软银孙正义当年投资阿里巴巴时,马云只花了5分钟就谈定了他这个投资人,当时阿里巴巴只有十几个人,销售额是零。同样,1999年底,百度李彦宏凭着一纸规划之中的宏图,从硅谷两家风险投资机构筹集到120万美元的创业资金。2011年4月,京东完成由俄罗斯DST和老虎基金等共六家基金为主的第三轮融资,总金额达15亿美元。所有这一切,都不过证明了企业真正值钱的是“云资产”,而原子资产,不过是实现云资产的空间载体。
举例来说,马云花5分钟对孙正义说的是什么?大致应当是企业的设想与商业模式之类吧,同样,李彦宏一纸规划之中的宏图,也是对于企业商业模式与实现方式的计划书之类。像这些“设想”是无法归于财务报表之中的,可恰恰是这些设想,让马云李彦宏交换来了巨资。
“云资产”所要解决的就是这样一种冲突:像马云李彦宏这些设想是企业价值中最值钱的部分,可企业却无法从财务报表中体现这些部分的价值。这种冲突构成了创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阻碍,我们需要构造新的管理理论来确立这类“新资产”的地位与价值,从而让企业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这就是“云资产”概念的由来。
当然,真正的“云资产”是由移动互联网造就的。在过去,由于受到信息成本的影响,“云资产”只是少数天才的游戏,而现在由于移动终端与云计算技术的出现,特别是SNS交互体系在企业端的建立,企业创造云智慧,进而形成云资本,就成为决定企业间成败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有了云计算,企业SNS与移动互联网,中国企业通过员工的碎片化参与,通过SNS的人际交往渠道来建立企业的“云资本”体系,有了这个体系,中国企业从制造走向创造就有了基础。
作者:姜汝祥
北京大学经济社会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