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人”方能更敬业
员工流失率和员工敬业度这两个词,在最近走访企业的过程中,频繁出现在我眼前。
在一次小型沙龙活动中,来自佛山、江门、中山的HR们聚集一堂,聆听一堂关于“员工敬业度”的报告分享。在互动环节,HR们的吐槽惊人的相似:老员工难留,新员工难招,眼看着生产旺季即将到来,企业的人才梯队却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老板责难之下,此事自然让人力资源部“难脱干系”。
去几家制造型企业走访,管理者们个个愁眉不展,度日如年,私底下告知的员工流失率远远超过对外公告的数目。“没办法,一方面要开源节流,一方面是员工对薪资福利的期望值节节攀升。”你知道的,现在的员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工作,哪怕一点点不愉快都会成为他们“裸辞”的导火索,更何谈敬业?HR的无奈在这个经济持续波动的2012年似乎更深重。
而有一家即将上市的企业HR则乐享其成:公司前不久被评为“最佳雇主”之一,即将上市带来的利好消息很是鼓舞民心,老员工留下来想更谋发展,也有新人慕名而来。
为何不同企业的员工去留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况呢?HR要首当其冲的去观察、关注、分析这其中的原因,留住员工并让他们在岗位上更努力地付出,才能真正发挥“人才梯队”的效能。
对任何公司来讲,员工都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员工的敬业度(即员工对公司投入的智慧、感情和承诺的程度,最终表现为以下三种行为方式:乐于宣传、乐于留人、乐于努力。)可谓是公司运作的“温度计”和“晴雨表”。对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企业而言,员工敬业度的驱动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不同运作模式。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员工和员工行为是业务能都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确保员工投入适当的精力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采取正确的行为,这对于公司达成战略目标都至关重要。
敬业的员工能够形成更好的绩效,这对于公司业绩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让员工尽可能的理解自己的岗位为公司带来的效益,与公司之间建立稳固的纽带,爱岗敬业,并力争在工作中不断超越自己。不仅仅可以使员工获得提升,更可促进团队保持激情、企业稳健发展。然而,员工是否敬业不是由员工个人单方面决定的,与之密切对应,同时也更具决定性作用的指标还包括“敬人”——用人单位乃至整个就业和用人体制能否敬待员工。因此,管理者正确理解了敬业度,便是在人才策略和战略执行上拥有了一个独特的竞争优势。
怡安翰威特的调研报告显示,尽管目前我国员工敬业度表现良好,但仍然有很大部分的员工考虑离职寻找更多公司外的机会,如何提高员工的敬业度和留任率依然是对企业管理者的挑战。从目前来看,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依旧是提升员工敬业度的重要驱动因素,让员工安心留在公司,并愿意为公司奉献更多,身为企业与员工“连接枢纽”的HR将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主编:徐淑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