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智通
林景新
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及企业顾问,我经常到企业参访。2010年,我在华南理工大学主讲《企业危机管理》课程,我留意到前排一名身材削瘦的企业主,他一直认真地听讲及作笔记,他的专注令我感觉:他是一名虚心、认真、对知识有孜孜不倦汲取精神的积极进取者。
半年后,在东莞市政府邀请我举办的《网络危机舆情管理》讲座上,我再次见到那名谦逊的企业主——叶菁,智通人才创始人兼董事长。之后,我到智通进行交流。我相信,一家有着谦逊如斯的领导人的企业,会有温润如玉的企业文化。一家有着积极进取、尊重知识的领导人的企业,会有稳健奋发的企业血脉。
祝愿智通,百年长青。
智通: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范
吴德跃
新会中集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最开始接触智通是2002年,彼时的智通展示出了高人一筹的市场营销手段和专业服务能力。2002年底,在选择外部招聘服务机构时,脑海里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智通!但求职者对工作区域的偏好,使得我们在东莞智通的招聘效果不彰,直到2008年智通进驻江门,在敬业专业的“智通人”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人才招聘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2011年,智通才富HR俱乐部名企行活动走进新会中集,珠三角名企HR在管理领域的亮点分享,为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视野。也有缘结识了《才富》杂志颇富文才的采编,虽几起“收编”之念,奈何她们却依然显著的标记为“智通人”,由此而觉得智通和《才富》竟如此有内涵,是“智慧之源,通达天下”之魅力根本也。
智通如朋友
余晓玲
《羊城晚报》记者
有一种朋友,平时联系不多,但她始终藏在你心里,一旦有需要你会立即想到她,智通正是如此。与智通打交道有六七年了,最近几年我到智通实地采访不多,但我们彼此从未忘记。有信息,智通总会第一时间告诉我;有采访需求,智通总是有求必应。和采访对象打交道之前,我会斟酌很久,思量如何用词会让采访更顺利,但在智通不需要前奏,拿起电话直奔主题就行了。
很感谢智通这么多年,一如既往对我工作的支持;也衷心希望智通发展得越来越好。朋友多年,感慨诸多:在制造业的阵阵春风中,她轻灵萌生;在群雄四起的年代,她坚毅突围。17年间,她从一格门面壮大为国内最大的人才连锁品牌。从那里,输出的不仅是人才和服务,还有行业标杆的标准与理念。
惜缘智通
欧宁馨
广东达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结缘智通,始于偶然。2010年,智通人才和东莞时报联合举办企业如何破解民工荒的沙龙,我作为嘉宾分享了劳动法和员工关系管理的观点。作为长期从事企业法律顾问的律师,能够通过智通这样宽大的平台,将自己的观点传播给HR朋友,我兴奋至极。
从此以后,我与智通团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路走来,一路感动。这是一支高效的团队,任务明确,分工细致,步伐紧凑,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这是一支出色的团队,尊重大众又极富创意,张弛有度又擅于沟通,令团队持续发展,生命不息。
在智通才富HR俱乐部里,大家以“家人”互称。除了知识碰撞,还会相约小酌,分享快乐人生。我从心底里享受这种家人文化,从心底里爱着这个团队。我是惜缘人,幸福,就这么简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