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07月08日

(2011-07-08 17:35:19)
标签:

财经

分类: 封面秀

2011年07月08日

归去来兮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徐淑妮、姜朝霞

   在没有见过海归的时候,提起海归,我们会想起徐志摩、钱钟书、钱学森、邓稼先等绝对精英,他们可望不可及。当打工皇帝唐骏在电视上侃侃而谈,接受我们的羡慕嫉妒恨的时候,我们知道,海归都是拿年薪的。
再后来,我们知道了“西太平洋大学”,海归的形象不再那么高大,只有令人咋舌的年薪,让我们对海归保持一种心存怀疑的倾慕。
    现在,我们的同学、朋友、亲戚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速度,以海归或者准海归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恍悟,原来海归不过如此,原来海归从前不如我。
    因为素质良莠不齐,以及对‘西太平大学“的疑虑,海归正在逐渐丧失“物以稀为贵”的先天优势,仅凭“海归身份”这把钥匙,能打开的门越来越少,甚至有人因为无门可入,只能返回国外。
    陶渊明辞官归田园谱写“归去来兮”,一片欣喜淡然之情。海归从海外归家,面对的却非田园一样的亲切和轻松,只能说,职场如战场,不分国内与国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