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需要战略吗?

(2009-08-20 16:06:50)
标签:

hr

《才富》

企业管理

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

分类: 知本专栏

     组织的成败跟有无战略是否有关?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绝妙的实验:如果你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窗户,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事实上,正是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它们的智力让它灭亡了。
    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出口,并获得自由和新生。
    这里,蜜蜂似乎是有“战略”的,因为它们坚守一定的“逻辑”,而坚守的结局却是死亡;苍蝇似乎是没有“战略”的,因为它们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迂回前进,而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对组织而言,战略到底是什么?战略有多大的用处?组织的成败跟有无战略是否有关?这些都是难以回答的问题。
     我们曾经无数次听过关于战略对组织的重要性的说教,但不知有多少人意识到,不运用战略也有好处。像世界上的无数事情一样,战略也是一把双刃剑。亨利.明茨伯格等人在《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明确指出:采用和不采用战略和战略管理过程对组织都很重要。
    这是因为,战略固然确定了方向,但也会像眼罩一样遮住潜在的危险;战略强调了集体的行动,但行动的过度集体化将导致“群体思维”(groupthink);战略定义了组织,却容易使组织陷于模式化而丧失整个组织体系的丰富性;战略提供了一致性与有序性,而非一致性却是创造力的源泉。
    至为关键的是,今天,企业生存的环境可能突然从正常状态变得不可预期、不可想象、不可理解,企业中的“蜜蜂”们随时会撞上无法理喻的“玻璃之墙”。但这样说,也不是鼓励我们对世界的悲观看法。对付不确定性的办法,是在瞬变时刻赋予事物以合理性,就像上述实验中的苍蝇一样。
    一些企业家特别喜欢描述他们在过去三年或五年中所实现的战略,你可以向他们提出如下的问题:三年或五年前的预期战略是什么呢?和已实现的战略是同一个吗?有的人会宣称他们的战略意图完全实现了。这不是一种老实的说法。有的人会说已实现的战略与计划战略毫无关系,这种回答也不属实。
    战略不可能圆满实现,因为这意味要有精确的预见性。与此同时,根本不存在任何漫不经心的战略实现。绝大多数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介于两个极端之间,是两者的混合体。高效的战略家既有很高的预见能力,又有很好的对意外事件的反应能力,这一点在军事战略上尤为明显。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作者:胡泳,本文摘自《财富》杂志,编者略有改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