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举朱炎昭
朱炎昭(1832—1919),字飞仙,号鸿升。原籍安徽颖州(今阜阳)东南五十里常白庄(今阜南县朱寨镇)。父朱依中、母王氏生炎昭、云昭及一个妹妹,朱炎昭为长。由于世代务农,靠租地、长工耕种糊口,所以家境比较贫困。
朱炎昭自幼天资明敏、聪慧,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受族里亲邻器重,助生活、蠲免学费,始有入塾就读之机,九岁时家乡大饥,父亲抱病死在颖上县辛集子,蒿席以葬。
从此家境更加窘迫,但他少有壮志,仍勤学不辍。十八岁时(咸丰三年)捻军兵乱,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万般无奈,随寡母偕同弟妹离乡背井,外出逃命,途中在泉河桥上,母亲遇难而终。母去逝后,他携弟弟妹妹到颖州西湖栖身,悲愤交加,饥饿所迫,随留下几道题壁诗,其中有情景交融的
‘满林竹箭谁平寇,绕树榆钱莫济贫。解语花前吟饿客,如茵草上卧殍民。’等反映世道荒乱的诗句,他离开颖州取道而西,沿途靠戳斗子讨主人欢心以求食为生,到了太和县境,妹妹被迫当了童养媳。承人相助,居巴楼村教蒙学。不久复西行,意在寻个安身之处,以便求取功名,经年余辗转,到了河南鹿邑县境的杏店集,由当地名门大户廪生朱启元收为义子。自此‘萍水孤踪携弱弟’的朱炎昭暂得以栖身,复续读数年,在几个村子教村塾,待遇菲薄。后到柘丘寺设馆教塾,
雅称《松风书屋》,是读书育人的好地方,幽雅的环境,与他后来自学成才关系甚大。他治学严谨,教书认真,受业者都非常满意,因之名声大扬,也倍感惬意,在众望所归的情况下,乃奋发自修志在功名,结果他取藉当地,三十二岁时赴淮宁应试考中了秀才。
考中秀才后,乃矢志不谕,又投师王三纲(民国太和县志有传)从教成读,坚持不懈,刻苦攻读诗文,习书画,博览典籍,始得以成材。清同治六年(1867年)参加了丁卯科乡闱,由优廪生而考中文举。中举后未即入仕,仍先后在鹿邑、太和等地设馆从教,游览古迹名胜,如曲阜、泰安、汴京。也曾顺涡河而下览淮河、长江流域名胜,他经怀远、凤阳、五河过洪泽湖到扬州、观镇江、无锡、游苏州、杭州,从上海乘轮到天津、北京游历览胜。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其中《郑州八景(注)》等脍炙人口,广泛传颂。他游览胜地,也体察民情,他的‘牛铎声声不住鸣,周行万里有规程,风吹磙影如丸转,帚扫场光似镜平,能使锋芒都挫败,更将糠秸去分明,千揉万簸才成实,多少苍生待尔生。’的诗篇,为‘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加上了生动形象的注脚。
朱炎昭在题画影像诗中;‘我年十九即训蒙,直到花甲为冬烘。四十余年无—事,白屋青灯数雨风…..’。他从教六十年可谓长矣。光绪三年也曾参加过丁丑会试,落第不馁,光绪十五年已丑大挑名列二等。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四月,当他六十二岁时,才被吏部选官,始食俸禄,任郑州东里书院学正。同年八月皇帝敕命追封其父朱依中为修职郎,其母王氏为八品孺人。这时他已不再是踌躇满志为官,而是志在经营诗料与画材了。他为学正是他一生得意之时,也是他广交画朋墨友之际,所以‘、、、、、、画里往楼台,笔底起歌舞,旧友话苍桑,老妻藏斗酒,醉墨任挥毫,怪石不胫走。’
宣统三年(
1911年),他陛任卫辉府教授,时置民国初建,清制瓦解。约年余即去职,告老还乡,安度晚年。这时他已八十,然精神矍铄,‘莫谓年逾八十老,提笔尚觉精神好’。返乡后乃以访亲会友题诗作画寻欢。今传于世的画卷多为耄年之作。民国六年(1917年)回常白庄省亲,在原藉一年多的时间里多以为亲朋及好友题诗作画,现民间所藏的作品多为他省亲时所作,民国七年(1918)年他身体尚好,曾题诗作画(于太和旧县集戊午花朝好雨新晴也时年八十六)。民国八年(1919年)初冬病故,享年八十七岁。
朱炎昭襟怀宽阔,不拘小节,能言善辨,诙谐无羁,性格开朗,平易近人,常与人戏谑,乡人以同姓邻里待之,和睦相处又因有学识,处处受人敬慕。迁居朱屯(今郸城县城西)落户而居。‘迩来买宅住朱屯,欲靠田园养子孙。’他干躯短矬,其貌不扬,但志向远大。‘自知貌怪心难平,笑他俗眼未分明’和‘从古英雄坎陷多,休因困苦致蹉跎’等诗句,足见他的胸怀和抱负。他确实命运坎坷,‘弧踪漂泊离恨多’,‘少年奔走饱风雪’。不仅怀才不遇,前程不济;而且一生悲惨凄凉,身世不幸,晚年也非常伤感:‘我生总有多少泪,早哭双亲与弟妹。三十余年无哭声,苍天又夺小弱弟。哭弟余哀尚未已,荆妻溘然将世弃。鸾续聊慰鳏夫心,老牛又将犊子泣。’
在哭长子朱子龙诗中说:‘我儿生何迟,我已卅九时。我儿死何早,我已八十老……’。
朱炎昭教学不厌,能为人师表,以理服人,举一反三,诲人不倦,对学生批、点、号、讲不怠,弟子多有建树,深受尊重和称赞。他为官多年两袖清风,‘管城无片土,胸怀有千古’。多与文人结交,喜:即兴作画,乐:会友观景抒情;他的和‘千百年后石不烂,好于此处寻飞仙’的诗句,表明他不慕仕途,从事诗画的情怀,他的书画很有名气,但有求者必应,且不吝笔墨,对因经济拮据而前往告求的乡亲,辄以书画相赠,俾换资助济。
(2015年10月13日朱炎昭之五世孙朱洪勤供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