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松果》教学设计
(2015-03-30 11:09: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小学数学组 |
《数松果》教学设计
徐祥锋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数松果》
【教学目标】
⑴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⑵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和规律,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与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点子图卡
学生:点子图、表格图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出示加法算式:5+5+5=15
表示有几个几?你还能想到哪些算式?你能根据算式画出点子图吗?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几个几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理解乘法的意义,为本节课继续研究乘法作铺垫。
二、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主题情境图,讲故事,引出问题:你能帮小松鼠数一数有多少个松果吗?(板书课题:数松果)
2、课件出示表格:
有几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有几个 |
5 |
10 |
15 |
一堆有几个松果?2堆呢?请把你准备的表格图卡拿出来,数一数,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用“○”或“△”代替松果画一画,再数一数。
汇报填写情况,并交流你是怎样数的?
(有的可能说是一个一个数的,有的可能说是5个5个数的。)
【设计意图】通过“数松果”情境创设,经历数的过程,将结果整理在表格中,得出几个5是多少,为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提供信息。
三、互动新授
师:一个一个数较麻烦,5个5个数也不是很方便,老师今天就来教大家一个很方便的方法——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介绍乘法口诀
2、(出示一排点子图,5个)我们用点子图代替松果,每排有几个?有几个5?你能说出乘法算式吗?
学生自由发言。(1×5=5,5×1=5)
这两个乘法算式还可以用简单的四个字来说:一五得五。
板书:
带领学生读一读。
3、(依次添加第二排、第三排点子图卡片)现在有几排?有几个5?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用口诀怎样说?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板书算式,并引导编出口诀。
4、(把点子图添加到第九排)
你能借着点子图,像老师这样,接着写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吗?赶紧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逐个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5、读一读,找一找,记一记。
师生互读口诀,接龙、对口令,两人组成小组,一人说口诀,一人说两个乘法算式。
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怎么记住5的乘法口诀?
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前三句口诀的教学引例,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心理,自然把编制后面六句口诀的任务交给学生去探究,探索的过程中,其迁移推理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然后通过多种方式读口诀,找规律,促使学生更加地熟悉5的乘法口诀,从而快速地记下口诀,为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题
①观察情境图,找数学信息。(有几个几)
②列出算式进行计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用了什么乘法口诀?
③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上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你能举一个例子吗?(同学互相讨论,全班交流)
2、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5题
活动:两人一组,一人在点子图上随意圈出几个5,另一人说乘法算式和用到的口诀,之后再互换角色做一次。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5的乘法口诀,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感受到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更方便,体会出生活与乘法的联系。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我们一起编制了5的乘法口诀(板书),并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感受到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更方便。
2、再一次读一读5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数
(5的乘法口诀)
(2×5=10)
(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