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题5怎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2010-01-21 21:01:36)
标签:

教育

分类: 小学数学组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如何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事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评价的改革还存在着很多疑虑,我相信评价改革的方向是不会变的,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有关评价的基本理念。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我们要搞清楚《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与过去的对学生的成绩考查有什么不同。首先从评价的功能方面来看,加强了诊断和促进的功能,削弱了甄别的功能。正如有些专家所说:对学生的评价要像一个“泵”,不断给学生加油,而不要成为“筛子”,使一部分人成为失败者或淘汰者,对数学学习终身厌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单纯是期末或毕业前的单一的成绩考查,打破了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局面。评价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不强调与他人的比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自信心;评价强调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关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区很多教师反映,实验班有些学生由于某些原因,虽然目前学习处于后进状态,但对参加数学活动很感兴趣,对数学学习经常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这就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现象,这样的学生就会慢慢地进步。正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青山是什么?青山就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鉴于以上的基本理念,因此,要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和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使以上理念得以体现。

评价目标多元是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知识技能的评价,包括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几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也将发生变化。除概念、法则、定理、定律等一般意义下的知识技能外,也包括认识数学的过程、计算方法多样化、在现实情境中知识与技能的运用等。如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过程;数学思考的评价包括对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数感与空间感、统计观念和推理能力的评价;解决问题的评价包括对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方法等评价。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情况,学习的习惯与态度以及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等方面的评价。正如实验区教师所说:“多一把尺子,多培养一批人才”。

评价方法多样化是指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多样化,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除了纸笔测验外,还可以通过日常检查,如口头提问,板演、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等,通过课堂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语言表达等水平,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调查、小实验、制作小模型等,评价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即使是纸笔测验,也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下面介绍一份我参与拟制的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并加以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测试样题(一))

这份测试题有以下特点:

1)情境性:改变了过去式子题、应用题古板严肃的面孔,与学生正在使用的教科书一样,生动活泼,打消了学生参加测试紧张的气氛,与平时做练习一样。如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20以内数的顺序、写法掌握情况,安排了给两排房子写门牌的情境,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但需要认真观察,学生要看懂图意,才能解答。第4题,利用“小马过河”的有趣情境,考查学生20以内加减法掌握情况。

2) 应用性:学习了数学知识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如第2题,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两只完全一样的盒子,在用彩带捆扎时,一只盒子横着捆,另一只竖着捆,哪只盒子用的彩带长?让学生进行判断。在教科书的第19页有类似的练习,但测试题换了新的情境。

3) 思考性:学习决不是简单的模仿和操练,应提倡学生善于思考。第5题,照样子填上合适的数。第1朵花就是一个图例,学生要分析三个数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后面三朵花中填出合适的数。

4) 开放性:在教科书中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只要合理就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编拟测试题时,也应体现这一精神。如第7题,妈妈买12块糖,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选择。

另外,在评价的主体上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有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家长参评等,实验区教师在实践中创造的“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写“数学日记”,都是很好的经验。评价的呈现形式,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既要有等级,还要有描述结果的评语,评语要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