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手足口病对我而言,很遥远,浑身不搭界的感觉。但自从女儿进了幼儿园,这病啊,悄然而至。小小班时,离放暑假大概还有大半个月的辰光,某一天,爷爷接女儿回家时说:“学校老师说了,隔壁班里出现两例手足口病,园里决定提前放暑假。”女儿听了很高兴。这个时候,我总算是对手足口病有了点概念,这个病,会传染。
如今,女儿上小班了。元旦前,偶感风寒,体温升至38.5度,好在第二天退了。考虑到女儿病后还是体虚的,于是,跟小班老师请了假,理由就是发热生病,但目前已退烧了。
1月1日晚,老师打电话来,问女儿的情况,我回答:“还是很正常,估计不会反复了。”哪知,老师紧张地说:“不可大意啊,继续用药,每天早晚服一剂板蓝根冲剂,早晚泡一片泡腾片,剂量要足,不要有顾虑。”我不知所云,连忙问发生什么事情了。老师说:“班上已经有一例手足口病确诊了,另外还有几个小朋友发烧,已经通知家长上医院看了。”老师挂电话前,一再嘱咐我不可声张,以免引起恐慌。
挂完电话,我想起女儿班上一个关系不错的小同学,也在发烧,马上电话打过去,小同学的妈妈已经在去医院的路上了。
接着,我用手机上微博,看到几位妈妈在QQ群里的留言,大致是关于“你家的宝宝身体咋样啊”、“我家的宝宝衣服穿少了啊”之类的话语,大家都三缄其口,遮遮掩掩的,只有一位妈妈忍不住,留言“听说班上要消毒”,但没人回应。
夜里,女儿同学的妈妈来电话了,说是医院确诊不是手足口病,只是一般的感冒发烧。一颗悬着的心落下来了。
第二天早上,我又上QQ群,有位妈妈留言:“谢谢各位妈妈们的关心,宝宝去医院看过了,医生说是疱症性咽炎,现在一切安好,请大家放心。”估计妈妈们看到这条消息,应该松一口气了,都是为了自家的宝宝啊,要理解。
考虑到女儿刚刚感冒发烧好,身体是虚的,我还是依着老师的嘱咐,每天让女儿服用一片泡腾片,但板蓝根省了,想想终究是药啊,女儿身体健康,现在只要增强抵抗力就行了。
晚上,老师又来电话,告诉我,之前怀疑的几例经医院确诊,不是手足口病。其实,这些情况我都知道了。老师接着说,为确保万一,还是建议我给女儿早晚服用蒲地蓝、板蓝根和泡腾片,理由是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很长,一旦得上,有后遗症,很讨厌,考虑到我女儿之前感冒发烧过,体质弱,所以药还是得服用。我晕,难不成女儿因为曾经感冒发烧过,还戴上了帽子?我问老师,女儿啥时候可以回学校上课?老师说,等她通知吧。好吧,一切为了宝宝。
电话挂断之后,我依然只给女儿服用泡腾片。
这一次,大概是我离手足口病最近的一次了,但依然是擦身而过。万幸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