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北归(五)——岳阳楼

4月22日,我们游完南湖就回酒店休息了,傍晚时打算去岳阳楼,上楼再观赏一次洞庭湖的日落,谁知走到半道就下起雨来,虽然出门带了伞,奈何轮椅面积太大,两个人都被淋得浑身湿透,狼狈的逃回酒店。
当日发朋友圈,哥哥姐姐看我只在南湖游玩和洞庭湖看落日,都急切的给我安利岳阳楼,就连嫂子都问:“你们得去岳阳楼吧?”。唉唉,家里的一堆文化人都深知我只
喜欢山水田园只知吃喝玩乐,对于人文景观兴趣不大,深怕我到了岳阳竟然连岳阳楼都不上。好嘛,我好歹也是背诵过《岳阳楼记》的,怎么可能不去这个名扬天下的文化名楼呢?但惭愧的是,几十年前熟背过的课文,如今除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句,其余的全部还给老师了。
23号一早,我们用过早餐就出发,到岳阳楼不过八点。原以为这么早甚少游客,没想到却和两大旅游团碰了个正着,为了避开人群,我加速轮椅直奔主楼而去,然后在老公小心翼翼的保护下拄拐上楼。进楼一看,这就是简单的一个三层小楼,一楼和二楼的一面墙誊写着《岳阳楼记》,三楼是毛爷爷书写的杜甫的岳阳楼诗,除此之外楼内空空如也。二楼三楼的外走廊可俯瞰洞庭湖,当天虽晴空烈日,但湖面混混沌沌,来往船只也不多,景观泛善可陈,当然,岳阳楼之名扬天下并非景观,而是那篇千古流传的《岳阳楼记》。
从主楼下来,我谨记哥哥的吩咐去历史文物陈列馆学知识,里面有岳阳楼的变迁史以及相关历史文化介绍。岳阳楼始建于汉末,最初是东吴大将军鲁肃的阅军楼,魏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一代诗仙李白赋诗后才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千百年来,岳阳楼历经数朝数代,多次被大火烧毁,又无数次重修扩建,如今的岳阳楼,早已不是初建时的模样了。
岳阳楼从阅军楼变身为文人墨客的大雅之堂,始于唐朝张说贬岳州刺史之时,此公将岳阳楼扩建后,常邀有才之士登楼观湖,吟诗作赋,许多大文豪都曾来此一游,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李商隐也都在此留下过墨宝。
岳阳楼之闻名天下,功推滕子京与范仲淹二公。滕子京被贬任岳州知州,重建岳阳楼时,给范仲淹寄去一封《求记书》和一幅《洞庭晚秋图》,恳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仅凭一封书信和一幅图作记,居然写得如临现场似的。而这篇文章不止是文笔优美,更是提出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其修为境界为世人敬仰,也让岳阳楼千古流芳。
景区内除了岳阳楼和历史文物陈列馆,还有一个文化长廊,挂满了许多书法家誊写的《岳阳楼记》和一些名人题词,此外,还有唐宋清等朝代的岳阳楼的微缩景观。
逛完岳阳楼,还真是长了知识,之前忘光光的《岳阳楼记》又记起来了一丢丢,还重温了那段历史。而总的来说,温故不多,知新不少。
从楼下看岳阳楼
登上二楼看岳阳楼
楼里誊写的《岳阳楼记》
这个书法都不陌生吧
从岳阳楼看洞庭湖
历史文物陈列馆内所展示的内容
文化长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