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的情趣
----读郑符《闲中好》
文/月照花林
对于衣装,从来都不喜欢装缀很多花、绣,来生动形象。只要简洁大方、朴实端庄、淡素雅致,就必然钟情,购为己有了。喜欢文字,一如我对服饰的心情。并不在意文字词汇有多么华美,也不注重什么语句、结构方面的技巧,而对于质朴文字透露的深刻内蕴,却始终如一的贪爱。今读郑符《闲中好》,眼前又是一亮,心为之动,情为之谜。如获至宝,反复吟味,爱不释手,越读,越觉其味香浓,缭绕不散,喜不自禁。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这就是《闲中好》,非常的简洁、明快、朴实却意味无穷。
解读其句:
人在闲暇中的时光是美好的,整日与那青松相伴。此种乐趣,他人不会知道。轻悠的风儿,在揣度着高僧的偈语。
解读其意:
开篇“闲中好”三个字,简单、平淡、无奇,只向读者陈述了一个事实:人在闲暇中的时光是美好的。只这寥寥几字,便会勾起读者无数美好的记忆:或水边垂钓、或茶社品茗、或高山攀岩、或海中冲浪……凡此种种,只在闲暇之中。因读者不同、志趣爱好不一,闲暇中的美好,也便情趣各异,五彩纷呈。
而作者眼中、心中闲暇的美好却与人迥异:只要天天有静默的青松为伴,便是闲暇中最好的安慰与乐趣。而这种乐趣,是那些喜动好问,人前短长的人根本无法体味到的,所以,谓之“此趣人不知”。作者那种唯我独自拥宝、赏宝,暗暗高兴、偷偷心喜的情愫跃然纸上。那是一种得志的得意。而此志,是人生最高境界,它自静中来,静以远至;又到静中去,宁静致远。不必与人争,而俗人也“不屑”
于争此。联系世间交际场上那些狗苟蝇营、尔虞我诈,竟还有数以万计之人乐此不疲,不给自己闲暇,坐享以松为友、以松为伴的乐趣。在此,作者不仅有对自己悟道的欣然,也稍稍有些对那世人于此中乐趣无知觉的一种嘲弄:你们就去争吧,看是否会争出个子丑寅卯!
最喜末句“轻风度僧语”,此处,五字两个意象----轻风、僧语。由此带给我们的该是一幅浪漫的画面:寺中一个老僧,正襟危坐在铺垫之上,双眼微闭,镇定自若,口中念念有词。而他的听众,不是寺中众僧徒,而是缠绕在周身的一缕轻风,一缕本性傲慢、却对老僧话语懵懂不解的轻风。如果说风和话语有关系的话,一般也是轻风送语,声音可借风势,传得更远些。但在这里,作者却是让那轻闲的风儿去做老僧的听众,揣度他的话语。这老僧口中念的什么词呢?我们不妨把这老僧想象成一个得道高僧,也该会说出一些偈语吧,才值得那无羁的轻风好奇、想知,并能够停下来仔细揣度一番。老僧偈语中会预示什么呢?读者也可由此做出一场场的想象呢!真是奥妙无穷啊!
《闲中好》,虽然简单却深寓情趣。爱之!
2009-1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