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海同舟记(九)

(2011-04-25 04:55:31)
标签:

生活

文化

情感

教育

                学海同舟记(九)

 

                                德克

 

德克按:我一直没能为此系列文章找到一个满意的标题。此次把标题更改为《学海同舟记》。

 

    与阿什文风风(疯疯)火火拼命三郎的作风恰恰相反,普丽雅做起事来从来都是不急不慢。她随遇而安,对未来似乎没有过多的奢望。他俩在外表上是般配的金童玉女,而且在性格上互补。

 

    其实,我对普丽雅没有太大的期望。一般来说,漂亮的女孩相对来说有更多的选择,会受到更多的诱惑。接收她为学生,是因为被她的真诚恳求感动。我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我想做到学生多样化(diversity)。接收一个印度学生可以彰显我对各人种及其文化背景没有偏见。

 

    坦白地讲,我接受阿什文为合作者也是基于类似的考量。在美国的职场上,印度人和中国人之间似乎总是存在一种不信任。在1962年中印边界的一场短暂的战争中,印度被打得灰头土脸,印度精英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内心深处埋藏着对中国的不服气。在美国,我常常看到一些印度人依仗着语言上的优势与中国人分庭抗礼。我自己难免与一些高调的带有偏见的印度人明争暗斗。那年,斯里兰卡和泰国发生了了海啸,死了不少人。印度派了一艘航空母舰前去援助,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救灾意义。我的一位印度同事向我兴奋地谈论此事,显摆印度的强大。我微笑地回他一句:“用航母救海岸上的灾,小题大作。其实航母没多大用,打起仗来,生生一个靶子。”

 

    光鲜华丽的阿什文夫妇,气质非凡,我行我素,游离于印度人圈子之外,使我周围的印度人感到困惑,也使我好奇。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我了解到他们对印度的劣根性深恶痛绝。他们厌恶印度人的不诚实,厌恶在印度广为存在的贪污受贿,厌恶永无休止、毫无建树的辩论和空谈,厌恶印度政府的低效率。他们心里对中国却充满向往。我告诉他们,中国并不是他们想像的那般好,虽然发展很快,但现在是世风日下,物欲横流,诚信殆尽,在贪污腐化方面比起印度来也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在令我担忧。他们不相信,一厢情愿地认为“邻居家的草坪更绿”。

 

    使我对阿什文夫妇消除戒心的另一原因是阿什文最要好的朋友是巴基斯坦裔的和他一样年轻的纳赛博士。阿什文在交友方面能够置印巴两国互为敌人这事实于不顾,足见他没有偏见,坦坦荡荡。我想借与阿什文一起发表文章向那些带有偏见的印度同仁宣示我作为中国人的大度。

 

    似乎是无欲无求的普丽雅在不声不响之间顺利地通过了严格的博士生资格考试,成为正式的博士候选人(Ph.D. candidate),令我大感意外。此时,我忽然感到踏踏实实的普丽雅也许在未来比好高务远、急于求成的阿什文更有出息。

 

(待续)

 

 

我有更多相关文章:

学海同舟记(系列目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