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德华·马奈

(2013-03-14 21:18:03)
分类: 宝宝的成长
  爱德华·马奈

   爱德华·马奈(1832—1883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印象派画家,他从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的画展, 但他和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深受印象派画家崇敬,有人说他是印象派的奠基人。马奈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内务部首席司法官。父母希望儿子学法律或当海军军官。16岁的马奈在开往巴西轮船上当见习水手,旅途中大自然的魅力深深诱发了他那用色彩和线条描绘自然美的激情。在18岁时毅然走进巴黎古典主义画家托马斯·库迟尔的画室学习绘画。在这里前后学6年之久,受到严格的绘画基本功训练,获得了扎实的造型功力,但他不满古典主义。在这期间,他常到卢浮宫观摩历代大师作品,并游历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以独立自主的见解获取了在画室中难以得到的真正清新厚实的艺术修养。爱德华·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


  马奈受过良好教育,养成一副绅士派头,自视清高,热情奔放,不受拘束,追求独立自由,他反对保守,同情进步,维护共和主义,具有自发革命意识。19岁参加过革命暴动,还曾和德加、巴齐依参加过国民自卫军,年轻画家巴齐依阵亡。他同情巴黎公社起义,还被选为公社艺术家联盟委员,这些都是他对自由的忠诚和浪漫的激情所致。当他把全部渴望自由的生命和热情转向艺术时,他在绘画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29岁的马奈在沙龙展出《西班牙吉他演奏者》,在巴黎画坛上崭露头角。他的画具有古典造型基础,又有明亮鲜艳、光与色的整体表现,仍保持着形象的真实感。
  31岁时,在落选沙龙展出《草地上的午餐》,在巴黎引起轩然大波,并遭到拿破仑三世和舆论的攻击。而左拉却肯定他的艺术。马奈总是以古典的高贵气质和华丽美艳的印象派色彩一直交融在自己的画中。1882年沙龙展出了他生前最后一幅作品《福利·贝热尔的吧台》,因而获得极大成功,官方授予他“荣誉团勋章”。病中的马奈说:“这实在太晚了。”第二年的4月30日,马奈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光和色的世界爱德华·马奈

《福利·贝热尔的吧台》


  1867年,同世界博览会相对抗的马奈作品展开幕。马奈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画方面,第一个将印象主义的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开创了印象主义画风。马奈早年受过学院派的六年教育,后又研究许多历代大师的作品,他的画既有传统绘画坚实的造型,又有印象主义画派明亮、鲜艳、充满光感的色彩,可以说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他的作品(尤其是肖像画)很自然地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吹笛少年》用几乎没有影子的平面人物画法,表现人物的实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莫奈的才气和自负感。

    马奈在色彩的使用上并不赞成印象派的色彩理论,与印象派之排斥黑色不同,马奈却是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它像乐队中的定音鼓,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在瓦伦斯的肖像中,裙子的黑色正是起到了这种作用。1812年,马奈在巴提约尔街的画室成为青年画家向往和聚会的地方。后来成为印象画派成员的莫奈、德加、雷诺阿等人,经常在此聚会,马奈成为他们心目中的领袖。爱德华·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这幅作品把一个女人同两个着衣男子放在一起。当时,只能在传说场面里表现天神时,才允许画裸体。画面更是造成了一种向深处扩展的线的节奏;可是,马奈为了避免完全立体感,放弃了这种节奏,他只是利用大片的平涂颜色来突出画中的一个个对象。相当成功的设色效果是靠了纯蓝色、灰色或深黄色调子之间的对比而取得的。风景的表现手法轻柔而概括,很引人注目。静物的色彩也很夺人。人物都画得很生动。左边男子的头画得很结实。女人的身体没有施加阴影,塑造得却很好。但人物同风景并不协调,风景既不像是背景,也不像是人物周围的环境。画中有几处色彩画得很精彩,但就整体来说,这幅画是不成功的。前面我们已经说了马奈艺术所特有的一些描绘特点,所以,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草地上的午餐”——这是介乎文艺复兴时期的所谓描绘现实和马奈所特有的中世纪式的“创造形象”之间的一种妥协。这两种观察方法在这里是彼此对立的,而不是混合的;由此而产生了构图的不稳定性。马奈很明显的表示出,印象派并不仅仅靠绘画技巧来与众不同,主题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个概念。

爱德华·马奈

《奥林比亚》他又完成了一幅永远成为他的“维纳斯”的最佳之作,或者就是杰作:“奥林匹亚”。在“奥林匹亚”中,画家用一种可以在平面上展现整个身体的角度来表现裸体,既不求充分表现立体感,也不求半立体感,而是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压缩式立体感,结果身体却比乍一看来所显得更有体积感。这种裸体观念很符合画面其余明亮部分——枕头、褥单、花色围巾和女黑奴衣服的结构方式。在这些东西的表现上,显示了在裸体形象上所缺少的一种明暗交替或者跳动,它使整体具有了一种特别的轻巧感和光彩。而它们的形式依然有如衬托在画面深色背景上的一块明亮的浮雕。这里说的是带蓝纹的白色,是突出在深棕色背景上的黄色、绿色和玫瑰色。由于从亮色到暗色其间没有中间调子,因而我们看这个压缩式浮雕判若一块设色镶嵌,它的黑白对比就像形象本身一样强烈地作用于观者的想象力。

爱德华·马奈

《白色牡丹花》


爱德华·马奈

《酒馆女招待》

  马奈画中的侍女正在顾客间穿梭,手里还端着两杯啤酒,似乎正听见远处的马奈招呼而回头一瞥,神情自然传神,在哪个酒吧见到这么个人物都不会奇怪。画面里,人物重叠,头部交错,舞台上的歌女甚至被画框截断,手法相当大胆。从现在看来,马奈和德加着实是一对欢喜冤家,两人一生都在不断竞争,但内心里应该还是相互欣赏的。马奈的《酒吧侍女》和德加《咖啡馆》都像是一不留神被拍到照片,无论是人物神态,还是场景氛围,都被忠实地再现在油画布上。这种比照片更传神的手法也是印象派中令人赞叹的风格之一。


爱德华·马奈

《埃米尔·左拉像》


爱德华·马奈

《躺着的波德莱尔的情妇》


爱德华·马奈

《贝尔特·莫里索像》爱德华·马奈
“女神游乐场的酒吧间”无疑是马奈所曾画过的一幅最富于幻想性的作品。在这幅画上,他运用了他所拿手的光的表现效果,来创造站在柜台后面的女郎四周的幻象气氛。女郎面朝观者而立,但丝毫也不显得静止。装饰物、酒瓶、花瓶中的花,赋予了女郎的面貌以纯粹梦幻似的神采。这种效果借女郎身后的一面大镜子
被无限扩展开来。镜子里可以看到女郎同顾客谈话,还可以看到坐在酒吧间各餐桌上的许多顾客。这一切全都是朦朦胧胧地表现出来的,使人似觉置身梦乡。以如此梦幻般的光影来再现现实,这是无论在马奈之前还是在马奈之后都没有人做到的。女郎形象的诱人之处正是在于:她使我们觉得她就是许多幻影之中的一个,这个幻影却充满着迷人的妩媚。

爱德华·马奈
 绘于1868-1869年间的“阳台”可以看出马奈是从传统中去寻求灵感。显然这幅作品和戈雅的“阳台上的玛哈”类似,也正是戈雅的这幅画刺激马奈创作了一组阳台上的人物,去探究户外强光跟隐没室内形象的暗影之间的对比。马奈的这一探索远远超出60年前戈雅的限度,他把这一探索引向深入。跟戈雅的画不同,马奈的淑女头部没有用传统的手法造型,马奈画的头部看起来是扁平的,他并不想通过明暗的交互作用画出躯体的立体感。背景中的那位淑女连个像样的鼻子都没有。我们不难想像为什么在不了解马奈意图的人看来,这种处理方法好象十分幼稚无知。然而事实却是,在户外,在阳光普照之下,圆凸的形象有时确实看起来是扁平的,仅仅像一些色斑。马奈要探索的正是这种效果。结果当我们站在前面观看时,他的画看起来比任何一位前辈名家的作品都更接近现实。我们实际感觉自己跟那一组阳台上的人物对面而立。整幅画的总体印象并不是扁平的,恰恰相反,有真实的深度感。产生这一惊人的效果有一个原因是阳台栏的色彩鲜明。栏杆被画成鲜绿色,横切画面,全然不顾关于色彩和谐的传统规则。结果这道栏杆显行非常鲜明,突出于场面之前,场面就退到它后面去了。

爱德华·马奈
  爱德华•马奈到底是谁呢?高级司法官员的长子、典型的巴黎花花公子,经常出没于咖啡馆和聚会,这些地方都是当时艺术、文学和政治最先锋的领地。马奈的很多油画作品,不仅仅在题材上具有现代性,在技术上也同样具有了现代性。他的笔触有意识地被简化——“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确定的斑点”。通向印象主义的道路就此清晰了。

  1863年马奈与苏珊娜·里郝夫结婚。苏珊娜·里郝夫是荷兰出生的钢琴老师受雇于马奈的父亲教马奈和他弟弟钢琴她可能是马奈父亲的情妇1852年苏珊娜·里郝夫生了一个非婚生子莱昂·里郝夫。马奈的父亲去世后,马奈与苏珊娜·里郝夫结婚。当时11岁的莱昂的父亲可能是马奈或马奈的父亲。
爱德华·马奈

爱德华·马奈

爱德华·马奈

爱德华·马奈

《威尼斯大运河》


爱德华·马奈

爱德华·马奈
爱德华·马奈1868年印象派作品《克劳斯小姐肖像》

爱德华·马奈

1517 ~ 1520 年


    这幅作品是拉斐尔﹝Raphael﹞特别为他的挚友莱蒙特设计原图共同创作的版画。「帕里斯的裁判」这个故事,可以说是木马屠城记的前传。

  传说特洛依城的王子帕里斯,天资聪颖,非常英俊,擅于审美。因为他命中注定会使国家灭亡,其父王就将他送到深山里牧羊。天界有三位女神,包括天后赫拉﹝Hera﹞、胜利女神雅典娜﹝Athena﹞和爱神维纳斯﹝Venus﹞经常相互争奇斗艳,她们听说帕里斯眼光独到,于是降下凡界要帕里斯为她们做选美的裁判。她们各自用财富、胜利及美女作为贿赂。帕里斯被美女所惑,选出维纳斯为最美,以便获得天下第一美女海伦﹝Helen﹞的爱情,结果却引来天后和胜利女神的报复,最后导致特洛依的覆亡。

  图中帕里斯将这次选美的桂冠一个金苹果交给爱神维纳斯,左边伸出一只手的是胜利女神雅典娜,右边拿起披肩的是天后赫拉。

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003/29/143238_1269894362855t.jpg


在画面的右下方,是否看到Manet的《草地上的午餐》相同的布局呢?他们两位分别是水仙与河神,画中的他们正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着这场好戏的发展。有艺术史家说:“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的灵感很可能来自于莱蒙特的《帕里斯的判决》”。只是,这幅画的题材是神话故事,其中的正当性,当然要比《草地上的午餐》多了许多。

而莱蒙特的版画《帕里斯的判决》的灵感据说可是来自于提香的《田园合奏》。


爱德华·马奈

创作时间:1510-1511年



在提香的《田园合奏》中,两位裸身的女子同样是象征天界的水仙。而画中两位女性的眼神并不会直勾勾的盯着观赏者。在古典绘画中,任何裸体的描绘,都必须加上某些象征性的物品或者手势,并赋予神话题材。倘若有任何眼神直视的描绘,如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那必然是为哪个有钱贵族作为收藏之用的。

爱德华·马奈


  Manet的《草地上的午餐》之所以令人感到惊奇,就在于画面中的女性裸裎于两位衣冠楚楚的男士,眼神更直视画框外的观者,仿佛就是要你感受其中的不寻常。藉由莱蒙特的版画《帕里斯的判决》,回看《草地上的午餐》,就像是当代艺术家对于古典学院派的漠视与嘲笑。似乎马奈也将沙龙展的评选当作是帕里斯的判决一般既可笑又无意义,还不如像他们一样悠闲的坐在草地上,享受午后的阳光。至于邀约者,画中的裸女,则以眼神告诉你:摒弃那些虚伪的竞赛,加入我们吧!

  马奈只保留了《帕里斯的判决》的右下角,而把竞争的纷扰与可笑排除在画框之外;《草地上的午餐》画框外有什么?评审、竞赛、制度与观赏者?爱德华·马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