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风筝的人》

(2012-05-23 17:15:09)
标签:

文化

分类: 专栏

《追风筝的人》

去阿富汗,找书看的话,躲不开《追风筝的人》。

可惜那次去阿富汗是趟长途旅行,那个国家只是其中一站。我不能带着每个国家的书一路乱跑,所以从白沙瓦飞到喀布尔时身边没有那本书。况且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真的会去到那里。

去一个国家带本本国人写的描述那个国家的书,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旅行者毕竟只是匆匆过客,看到的多是浮光掠影,也往往就满足于浮光掠影。如果有本好书带路,见到的尝到的真会有不同。这点在阿富汗尤其重要些。那里毕竟不算旅游国家,能见到的攻略资料少得可怜,能去到的景点也不算多,而且条件比较恶劣——如果不是有《追风筝的人》诱惑着,我会在喀布尔躲起来哪里都不去。

幸好我带着那本书的记忆而去。《追风筝的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支撑着我的阿富汗之行。我所指的当然不是某个具体的城市具体的街道,我说的是那些人——那些活生生的、有喜有悲的人。我一路都在寻找书中人的影子,也一直都隐隐约约看到,在客栈老板身上,在餐厅的伙计身上,在请我吃饭的陌生路人身上,在一边搜我身一边跟我聊天的警察身上。

可惜我在喀布尔一直都没机会看到“斗风筝”。这是冬天时候才流行的活动,我赶巧就是十二月份在阿富汗,在喀布尔我满心以为总能看见的,也去问也去打听了,就是见不着,差点都以为人家已经移风易俗了,直到去了巴米扬。

那个刚刚下完雪的午后,我站在大佛对面的山顶上看巴米扬谷底全景,不期然看到几只风筝飞起,底下跟随着一群欢乐的孩子在奔跑。那几只风筝令我觉得那个下午如此的完美,回想起来,全是拜《追风筝的人》之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手书店
后一篇:读库之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