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理

分类: 大理闲人 |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外来者即便不被排斥,也难以彻底融入本地生活。我们传统上是个非移民的国家,崇尚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如果外来者不能被本地同化,则意味着成为人群中的孤岛——想想看那些迁到大三线的工厂,以及那些筑起了土楼的客家人。
在对于外来者的态度上,大理几乎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许跟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有关,也许跟本地众多宗教信仰并存有关(驼峰老板孙海波据说常常会把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道教的信徒们叫到一起吃饭)。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异乡人而言,这才是最温暖的欢迎——大家不会因为你的口音、肤色、信仰或者你的奇装异服就排斥你,你可以按照你喜欢的方式生活,你可以安心做自己。
大理古城位于苍山和洱海之间的缓坡上,是个没有高楼大厦的地方。站在最热闹的复兴路和人民路交叉口,就能看到东边的洱海,而苍山则几乎是随处举目可见。这样的地方,要有多大的天份才能把她弄得难看?大理人民显然没能做到。
更好的是这里的气候。前几天在猫猫果喝茶,有人告诉我现在几乎就是大理最热的时候,因为“等雨季来了夏天也就这样了”。我也打听过冬天这里会是什么情形,答案是晚上会冷,白天依然阳光猛烈,所以“在这里装太阳能热水器是最好的了。”甚至在云南遭遇大旱的今年,大理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苍山上仍然有雪,洱海中依旧碧波荡漾。
作为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生活的便捷和费用是必须的考量。相对于上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房租、平均生活费用的低廉(在这里请一个全职帮工的费用低至每月600元)、10公里以外下关的沃尔玛和无所不能的淘宝网,基本上使得一切物质需求都能在大理得到满足。这里也许没有宜家,也许没有太平洋百货,但我丝毫也不觉得那是什么了不起的损失。
要说这里有什么是让我觉得遗憾的,吃饭可以算一条。在美食的部分,云南可算得是个奇特的省份,这里出产的食材如此丰富(比如百花齐放的菌菇),却没有创造出任何值得一提的名菜(别跟我说过桥米线,那怎么都不能算是道“菜”!)。这在大理城里的直接反映就是吃得不够丰富,以杭州和上海的标准而言。也不是说就完全没有能吃的地方,大刚的老友鸡、潮州李的味道、KING叔的竹园什么的都是好馆子,但如果长年累月要生活在这里,这些还不够。不过从好处看,这样的环境也许可以把我逼成一个厨子。
从双廊回来的车上,我问一个刚在双廊认识、以前做IT的新朋友——这么好的地方,你们这些根本无所谓办公室位置的人,为什么还不搬来呢?他思考了一会儿,说了句:是啊,为什么呢?
不管他的答案如何,我在大理卧底四十天以后的想法已经很明确了。我一向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这次也是。
前一篇:《印度走着瞧》图片放出
后一篇:《印度走着瞧》网上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