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爷南巡

(2010-03-17 00:44:25)
分类: 碎片
六爷南巡

■回来没几天,就在老六的博客上看到他的南巡消息。这绝对是一桩能让我贱心大喜的事情,就掐着日子贱滴滴地去了,终于在上海置地广场楼上的一间昏暗小房间里见到了老六的真身。终于。

■我在《读库》时代之前就知道这个以“见招拆招”之名行走江湖的人,他的《记忆碎片》(现在再版改名为《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曾让我产生过类似于八十年代听港台歌曲时的那种感叹:靠啊,这年头高人都隐藏得深啊,随便哪个不见经传的人随便一出手,就能当头抡我一板砖……幸亏后来知道这一位可不是“随便”哪一位。

■《记忆碎片》里,麻将、泡妞、打架、买书、淘碟,每一篇都有些我经历过的事情,也多少都有些我的记忆碎片。在那个资讯匮乏的互联网史前时代,我们那代人的共同回忆似乎比后来的更“共同”些。老六的那本书,几乎是我的“现在就开始回忆”时期的开始。

■2005年秋我正好路过北京,在老六的博客上看到了《读库》即将发售的消息。我为此在北京专门多停留一天,等到开张那天跑去美术馆边上的三联办公室订了全年的书,带着0600和0601出发去东北。这使得我成为最早的一批《读库》读者,确切地说是最早的1600人之一,因为我拿到的那本0601(还是0600?我有点记不清了)带有些明显的个体特征且只适用于最初版的1600本。

■到了2007年,我响应老六的号召向《读库》投稿,将一篇游记《尼泊尔·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发给老六,很荣幸地获选并刊登在0704上,名字改为《2006年,我在加德满都》。《读库》是六爷以一己之力所办的杂志,一切都由他自己亲自操刀,在文章编辑的过程中我因此跟六爷互有一些电邮往来,函件中免不了就有些“来了北京来了上海请你吃饭喝酒”之类的客套话。我很是期待能跟老六一起坐下喝一杯,可惜07年以后除了转机再没有到过北京。实际上05年订了《读库》的那次就是我最后一次进北京城,至今。

■顺便说一句,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投稿。

■再后来,待我从美国回来,给六哥寄了个“66号公路”的纪念章。那是我在亚利桑那州66号公路故道上的一个小镇里买的。那个小镇现在全靠大家对“66号公路”的回忆过活,纪念品商店门口写满了“6”字,我走到跟前没法儿不想到老六。

■再再后来,就是《美国走着瞧》了。新书出版时我跟编辑大人一商量,大家都认为《读库》是个接触优质读者的极优质的管道,于是就拜托《读库》捎带着发了《美国走着瞧》的试读本。事实证明,《读库》的影响力比我原本以为的还要大,以至于有一阵子在豆瓣的“喜欢读《美国走着瞧》的人也喜欢……”一栏下,十个书目的位置全部都是《读库》!

■这一回,有机会能见见活的、热乎的老六,教我如何肯错过!3月11日下午上海置地广场,3月14日下午杭州枫林晚书店,3月15日晚上杭州苏堤跨虹阁酒楼,我追着六爷赶了三个场子。我不是“像个”老六的粉丝,我根本就“是个”老六的粉丝。

■跨虹阁那场,终于跟老六喝上一杯了,虽然是和三十多人一起喝的。我是揣着人民币和身份证去的,做的是不省人事的打算。最后还好,不省人事的是两枚死忠的六六粉,我还能和老六及其他三位60后老男人一起去青藤阁喝第二场。散场时已经是午夜一点。

■下一次,不知又是何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现原形
后一篇:杂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