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在长假消费大潮中美梦做成空欢喜(地产评论)
洪 维
“史上最长”“十一”黄金周于昨日结束。昨日晚间,商务部、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委公布的黄金周期间市场监测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7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国内旅游市场也是一片火红,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今年“十一”黄金周国内旅游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25%。(每日经济新闻2009年10月09日)
中国庞大的消费人群在危机中的表现备受关注,一系列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中,中国消费市场经受住了考验。美银美林证券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指出,黄金周零售的强劲增长势头主要是由家电、珠宝和汽车销售带动的。此外,黄金周消费的另一大亮点在于旅游市场。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但融合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秋节等喜庆元素的“十一”长假,再现节日消费“井喷”的喜人景象。春江水暖鸭先知。今年“十一”黄金周时逢中秋,双节同庆,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价格稳定,销售大幅增长。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700亿元,日均零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8%左右。从主要商品来看,家电、金银珠宝、秋冬服装、主副食品、汽车等呈现旺销态势。
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及各大卖场促销活动的刺激下,家电市场销售呈现井喷态势,高清平板电视、双开门冰箱、高像素数码相机、3G手机等中高档产品销售尤其火爆,江苏五星电器销售额同比增长41.9%,武汉中百集团、重庆百货大楼、西安开元商城家电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2.2%、41.3%和34.7%,黑龙江国美黑天鹅电器8天销售额相当于平时一个半月。
车市持续火爆,重庆重点监测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71.7%,南京重点监测企业增长55.5%,陕西西部车城销售额同比增长51.2%,一些紧俏车型出现断货;秋冬服装全面旺销,南京中央商场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47.9%,银川新华百货商店增长45.2%。在广州,各大商场出现了“室外阳光灿烂、场内热火朝天”的景象,大批市民逛街游玩,零售餐饮全线飘红,消费市场节节攀升。
统计显示,本次黄金周旅游呈现出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同步兴旺的局面。由于假期较长,安排出游选择空间加大,旅游供给和保障更有弹性,市场总体火而不爆、旺而有序。国内旅游是最大亮点。不论长线和短途旅游,还是都市与乡村旅游,均出游密集、市场兴隆,成为2008年以来旅游市场最红火的时段。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在一份报告中称,目前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中国消费不足而美国消费过度,但这一论点有夸大之嫌。相对于美国的“过度消费”,中国的“消费不足”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被夸大了。他指出中国有关个人消费支出的官方数据大大低估了其真实规模和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对住房和医疗等服务性消费的低估。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对中美两国家庭商品和服务性消费进行分类比较,就可发现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个人消费水平可能远远大于市场的普遍感觉。中国消费者对全球可交易商品消费的新增贡献已超过2007年美国的新增贡献,而中国消费者对于全球可交易商品和服务性消费的新增贡献可能在2018年前超越美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十一”黄金周楼市并未如期迎来开门红,北京、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成交惨淡,其中,北京1日至7日二手房网签量仅为140套,一、二手房成交量无论是同比去年“十一”同期还是环比9月成交量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长假拖缓购房进度,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房价的持续上涨对购房需求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购房人观望情绪日趋加重。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和21世纪不动产统计,截至10月7日,北京楼市“十一”期间网签量下挫明显,其中,二手房网签量仅为140套,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36套。这一数字较2008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去年同期二手房网签量为201套,二手住宅网签量为200套。和二手房成交量出现下滑的走势相同,一手商品住宅的成交也比较惨淡。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和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的长假期间,北京期房商品住宅网上签约672套,现房商品住宅网上签约91套。楼市实际成交的期房商品住宅日均成交96套,这较去年同期和今年9月成交水平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去年“十一”七天长假,期房商品住宅网上签约1835套,现房商品住宅网上签约138套。而今年仅9月1、2两日,北京期房商品住宅网上签约就达到909套,现房商品住宅网上签约为220套。
无论是“十一”长假期间,很多居民选择走亲访友或外出旅游,历年来的楼市交易量往往呈现出相类似的波谷状态。还是今年房价的报复性上涨对购房需求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都造成了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楼市销量的大幅锐减。而持续上涨的房价以及二套房贷政策的收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购房者的购房意愿。以北京为例,二手房交易均价已经连续7个月的单边上涨,累计涨幅超过40%,买方市场再度出现观望情绪。
一边是红红火火的 “史上最长”“十一”黄金周消费大潮,在各行各业中高歌猛进,一边是中国支柱产业房市门可罗雀,交易大幅跳水,房市的金九银十不仅避而不见,更谈不上铁九铜十,最终落得购房者用脚对房市投了反对票,而开发商则是水中捞月美梦做成空欢喜,如此局面值得我们反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