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模仿摧毁细节音乐 |
分类: 我的随笔 |
http://s7/mw690/001MYxijzy6NZzwzjHU36&690
估计又发现了新的课题。
http://s16/mw690/001MYxijzy6NZzx3JPF8f&690
莫非是这个小盖子?
http://s11/mw690/001MYxijzy6NZzyaUdA5a&690
做学问就得有这种精神!
http://s6/mw690/001MYxijzy6NZzzHEGx25&690
我不告诉你我的最新研究成果。
开始模仿:今天慕慕在小床里玩,她看到床外边有个盛满水的矿泉水瓶子就伸手想要,我便用酒精棉球将瓶子上下擦干净,然后用嘴去吹它,想尽快让瓶子上面的酒精挥发掉。爷爷总说我惯孩子,要什么都给。我是想,只要这个物体对孩子不会造成伤害,就尽量让她多感知一下这个世界,这样会满足她的好奇心,让她变得聪明些。我把瓶子递给慕慕后就没再意她在干什么,一会儿我就听到她有放屁的声音。一观察,原来她正抱着瓶子在用力地吹气,因为不懂吹气的要领,一会儿鼓着小腮帮子用鼻子发力,一会儿撅着小嘴玩命地吹,所以便发出一连串不雅的声响,那可爱的小模样把我笑喷了。
摧毁一切:平时我喜欢用手机给慕慕拍照,她爸妈也常当着她面打电话,所以她对手机这个亮晶晶的会发生变化的物件充满了好奇心,只要有机会,她一定坚持把手机搞到手,然后翻来覆去一番折腾。我不忍心拒绝她,所以我的手机自然受她的迫害最多。那天她又把我手机抢了过,只见我手机在她的小魔掌里一会儿亮了一会儿黑了、一会儿有字一会儿字没了,我提心吊胆地几次想要回来她都不给,无奈我动粗了,她嫌你小气,举起机子不知深浅地就朝地上扔去。现在我的手机已经好多天不能上网了,屏幕还上有一道划痕,估计是她用牙咬的或者用小尖指甲抠的。
那天上午,我抱着慕慕看慕慕爷爷打鸡蛋,慕慕很好奇,身子直往前扑,爷爷就把碗举到她面前让她看,谁知她出手神速,闪电般地就把一只手捣进鸡蛋碗里,把个小胖手闹得粘粘乎乎腻腻歪歪。无独有偶,下午我把慕慕放在餐桌椅上,一手端着小米汤一手拿着勺子在吹热气,她以迅耳不及掩铃铛之势一把就将饭碗拽到自己怀里,米汤一下子洒了半碗。幸亏小米汤不很热我才端过来,幸亏她戴着围嘴儿。这几天我经常发出惊呼:“我的那个妈呀!”
注重细节:慕慕最近特别喜欢研究精细的东西,经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床上,低着头用面包一样粉红色的小手极认真地抠索一个小东西,或你黑裤子上的一根白发,或她毛衣上一个亮晶晶的小纽扣,或者床单上的一个不知何物的小黑点。如果你不去打搅她,她能玩一刻钟,样子特别地投入,特别像一个小科学家。爷爷送她一绰号“研究生”。如果此物能拿到手,她定会亲自尝尝。你如果加以干涉,高兴时她会很宽容温柔,随便你拿走,换一个就是了,如若不顺心,她就恼了,双手一气瞎胡拉,不给你玩儿了,任你再换回一个金疙瘩人家也不要了。
喜欢听音乐:好像是从七个多月起,慕慕对音乐之声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她爸妈走了,我就开始放音乐,一是对慕慕进行一点早期教育,二是大人也轻松一些。可能养成了习惯,现在不要说播放器里传出歌声她有反应,任谁唱歌,她都摇头晃脑地自我享受一番,有时都困得睁不开眼了,只要听见歌曲声,她得摇几下脑袋。估计是条件反射的缘故。
睡觉费劲:慕慕现在是困了就睡,醒了就笑,极为单纯。每次睡醒了,人家就坐起来“哼哼”两声通知你一下,等有人过去了,她就坐在被窝里揉着眼冲你笑。再坐一会儿,醒个盹儿才张着手让你抱。当然睡不够就麻烦了,坐起来就是干哭。这孩子粘人,平时玩一会儿,必定张着手往你身上扑,你要是不想抱她,可以装做没看见,她就把手放下,接着玩自己的。这么丁点儿的小玩意,就会察颜观色了。
每天哄慕慕睡觉又枯燥又费力气。抱着一个十八斤重的胖丫头,不知道要把《小燕子》唱多少遍,一会儿悠长一会儿急促,一会儿装嫩扮小红帽,一会儿假装大灰狼,跟个精神病一样。你不晃悠她不睡,坐着晃还不行,你得站着不停地走动,不停地颠着晃着她才睡。哄她睡一次觉需要半小时以上,就像爬了十八层楼,走了十八里路,累得我腰酸腿疼后背发紧。但是只要我低头看到怀里这个一个粉嘟嘟的小精灵,我的心就会被她所融化。我觉得此时我就是一个母亲,这就是我的孩子,我不会因为抱着我自己的孩子而感到劳累。
会使用门牙了:有一天我儿子给了慕慕一颗膨化食品——拇指盖大小的馒头,当慕慕用她的四颗乳牙嗑开了这个小食物时,随着“砰”的一声响,小馒头在慕慕嘴里开裂了,她用舌头将馒头碎屑小心翼翼地在口腔里搅拌着,我的心特别感动,这就意味着这个小生命朝着独立生存迈出了第一步。有一天爷爷做了一个面包,每过十几分钟,爷爷就掀开面包机的盖子让慕慕看看里面的变化。慕慕就特别关注这个面包机,老是拧着身子要去看面包机。等面包收获后,爷爷取出一小块柔软的面包屑放到慕慕嘴里,她双腿不住地跳跃,终于知道那东西是可吃的,而且很好吃。于是她不离开那块烤得香喷喷的面包,几次要扑上去亲自动手抓着吃。
为走路与说话做准备:有一天一眼没看到,她就凭借着餐桌椅的扶手爬到餐桌上,一桌子餐具险些遭殃。现在每天她都要坚持站着玩一会儿,手劲和腿劲都很足,如果你手不扶她,她能扶着东西保持两三秒钟的自立。嘴里经常发出“爸爸爸爸”“妈妈妈妈”的喊叫声,看来已经为开口说话做准备了。我很高兴,孩子的智力体力都发育正常,正朝着自然规律赋于她的能力一步一步地向前迈去。
小事件:昨天我正在喂慕慕苹果,她用手去抓苹果,当我看到苹果上有个芝麻大点的红印时,我以为自己的手破了,因为不可能让孩子接触利器。当我反复验证这血出自慕慕的右手中指时(很可能她在玩一块铜板纸做的宣传广告时把手指划破了),我吓坏了,神色慌张地大喊“老伴儿快点拿创可贴”,老伴儿一边埋怨我一边很快找到药并且给她包好了。慕慕看着手上多了一块陌生的东西,一会儿想咬,一会儿想撕下来,我反复告诉她这是治病的,她好像听懂了就不再理会手上的东西了。也就是一个小时的光景,再看她手指时,创可贴已经不见了,手指上也没有丝毫血迹。这时候的慕慕已经恢复正常了,之前她好像始终笼罩在不快和不安中,老是吭哧,不一定是疼痛所致,肯定是我的六神无主的样子让她感到了不安。慕慕还在七个多月时曾经发生了一次类似的事件,那天我将她放在小床上去给她洗衣服,等到我回到她身边时发现她拉了许多大便,而且滚得满身都是,我一下子慌了,大叫着“我的那个妈呀!”第一个反应就是让她脱离开那个肮脏的环境,殊不知这样一来,也把我自己陷到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俩都成了屎人不可能再分离,我只能死死地抱着她。因为无论把她放到哪里,哪里都会受到污染。后来我想到应该赶紧给她洗洗,于是一手张罗澡盆和水一手要抱着她,嘴里还不断地“天哪地啊”的叫着,我的情绪无疑感染了她,让她感到深重的不安,她开始大哭大叫猛烈地挣扎,我更加慌乱不堪,不但没洗成澡,反而把我俩弄得更加一团糟。最后我无计可施,只得打电话让儿媳回来帮忙。
奶奶我的反思:长辈的情绪会感染孩子,做家长的如果“临危不乱”,孩子才能“处变不惊”。以后对她得严格些,不能由着她的性子随意抓东西了,否则太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