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彩虹《我眼中的名家系列》:平凡之中见神奇的皮画大师张亚美

标签:
郑州文化图片收藏 |
分类: 眼中的名家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画艺术传承人——张亚美
一块皮子,一块板子,各种颜料,只需几分钟,一幅栩栩如生的花鸟画就跃然出现。其神奇、其美妙、其精彩,着实让人吃惊,令人叹为观止。
张亚美,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画艺术传承人。其皮画作品曾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民博会金奖,
我和张亚美大师认识于一次展览,那一年,她的皮画作品在天津参加中国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获得金奖。我要采访她,她却因家中有事,提前回了郑州。再次见到张老师,她显得无比憔悴,细问缘由得知,她的老伴因病住院,她日夜守护在床前,已经一周没有睡过囫囵觉了。当我与张老师谈起皮画,她马上就来了精神,她对皮画的热爱与执着,深深地打动了我。
http://s10/mw690/001MYvMezy7fnLOqOBr89&690
皮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皮子在木板、特种纸上面作画。这是一项起源于清初,流传于中原的绝技。最初,源于为一些官宦人家的高档家具进行装饰美化。民国时期,在河南民间,有不少利用皮画配合上漆的工匠。新中国成立后,这项专业技能逐渐弱化,并已濒临绝迹。张亚美大师今年73岁,12岁就开始跟随老师学习皮画,由于市场经济等大环境的变化,她的师姐师妹师兄师弟们都转行做了别的行业。唯独她,工作之余,一直坚持在家中练习。她说,最初的坚持,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没有了市场,画皮画就是一种浪费。后来,有一次,有人请她到庙会上表演,不曾想受到观众们掌声雷动的欢迎。再后来,每年的庙会,她都会欣然接受邀请。每一次表演,观众对皮画技艺的热情,都为她增添了坚持画下去的信心。据张亚美说,“我画几十年皮画了,目前世界上只有我一人还掌握着这项绝活。我想就算这一手吃不开了,我也会一直作为自己的爱好继续画。”
http://s5/mw690/001MYvMezy7fnLQFbs854&690
看张亚美大师作画,是视觉上的盛宴,至美的享受。只见一块不大的皮子,上下翻腾,飞舞着,或点或线或面;手的抖动,腕的协调、臂的张力,宛如美妙的旋律在流动,不一会儿,或牡丹、或菊花、或梅花、或竹子、或蝴蝶、或飞鸟,生动地呈现在观者面前。
张亚美大师的皮画作品《唯有牡丹真国色》,通过绿叶呼唤春天的气息,牡丹花瓣水润饱满,多姿多彩,体现了牡丹“艳压群芳”的气质,整幅画面给人以华美富贵之感,清爽豁朗,赏心悦目。
作品《雪梅报春来》,张亚美用写意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意趣盎然的报春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梅花是高雅坚毅、不畏严寒的象征,人们对于梅花的喜爱,赋予了梅花顽强的精神,凌寒而开的梅花所拥有的强悍生命力让人赞叹。在张亚美的皮画作品《红梅迎春》中,娇艳的梅花枝干劲健,繁而不乱,疏密有序,傲然开放的红梅姿态万千。
http://s4/mw690/001MYvMezy7fnLT2SD913&690
http://s5/mw690/001MYvMezy7fnLTESPid4&690
张亚美的皮画作品《平安如意》中,竹子画风古朴,构图精美,细微之间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情怀。竹子,四季常青,弯而不折,笔挺劲节,自古被誉为气节、品格的象征;其正直清高,清秀俊逸,是世间人格的美好追求。张亚美在她的皮画作品中,追求朴实无华,色彩淡雅,自然酣畅舒展的画风让观者为之赞叹。
皮画作品《喜上眉梢》,翠竹、梅花与喜鹊完美的呈现在一起,有爱情长久、幸福美满的吉祥寓意,两只可爱的小黄鸟驻足在红梅的枝干之上,似乎正在窃窃私语,喜庆和谐的景象呼之欲出,作品画面一气呵成,浓淡相映、妙趣横生。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程建军对张亚美的皮画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皮画艺术虽流传于民间,但它高贵雅惠,技艺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研究价值。一次,在观看了张亚美现场作画后,他激情的说,皮画艺术是河南文化的一宝,希望张亚美将这一民间艺术绝活传承下去。
通过多年的交往,我很荣幸地成为张亚美大师的关门弟子。
张亚美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