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网络中无意见到关于该牌坊介绍后,一直想着去看看。今天终于成行,虽然该牌坊也在长沙市区,可是离我住的地方竟然坐了近两个小时公交车。还好下车后没走冤枉路,没多久就在隐蔽的石坝村的石坝巷里找到了她。
下面一段介绍来源网络,我略作修改:“刘氏节孝坊”位于岳麓区石坝村石坝巷段家老屋,高5米余,宽4.9米,为三间四柱三楼式石牌坊,建于清代光绪庚子年。“节孝坊”牌坊上石匾刻有“段衍礼之妻刘氏节孝坊”,两侧对联为“楚水映清徽泪痕分染湘江竹”、“纶音须旷典柱古长留冰雪心”张汉英拜题,顶部有“圣旨”两字,左右有人物浮雕石刻一对。牌坊上还有龙、凤、兽等雕刻。由于所处位置比较偏僻,以及段氏后裔的延续,“节孝坊”得以完好保存至今,也因此并不为外人所知。
这座牌坊形制较小,做工也略显粗糙,大体来看江南的石牌坊无论是雕工还是石材上大多不如中原一带牌坊。只是作为长沙地区仅有的几处牌坊之一,倒也显得珍贵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一般节孝牌坊建在街巷,而此处牌坊却建在墓前,非常少见。
牌坊正面照
http://s6/middle/61bd9819ge48035b35285&690
背面照
http://s13/middle/61bd9819ga0cd23a436bc&690
http://s2/middle/61bd9819ga0cd2477bab1&690
http://s13/middle/61bd9819ga0cd2568bacc&690
http://s3/middle/61bd9819ga0cd26370ee2&690
牌坊腿
http://s15/middle/61bd9819ga0cd2737abde&690
http://s10/middle/61bd9819ga0cd29ec1f89&690
http://s7/middle/61bd9819ga0cd2b78f416&690
段衍礼之墓就在牌坊后面,诰赠四品奉政大夫。只是墓碑石材,雕工都太差了。怕是整个湖南都难得见到好碑。
http://s7/middle/61bd9819ga0cd2dc6a0c6&690
关于该牌坊,我最大发现就是题写者——张汉英,竟然是清末第一批外派的女留学生之一,古代由女性题写碑文内容少之又少。下面搜到一些关于张汉英介绍: 张汉英(1872~1915)女。字慧芳,号惠风。丁家坊人。肄业于长沙女子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夏,公费赴日本东京实践女校学习。后加入同盟会。三十二年冬一度回醴陵,筹集经费,借史家老屋为校舍,首创女子学堂并兼任校长。学生由10余人渐增至40余人。后校舍迁至县城南华宫,再迁先农坛。
宣统二年(1910)毕业回国,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民国元年(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参议院制订《临时约法》,张汉英提议将女子参政权载入,遭参议员中守旧人士反对。张据理力争,语惊四座,议案得以通过。旋和留日同学回湘创立“湖南女子参政同盟会”,创办《女权日报》,宣传女子参政,是湖南最早的妇女报纸。
民国2年7月,张勋复辟辫子军攻陷南京。张汉英丈夫李发群死难。次年回醴陵女子学堂任教,向学生宣传男女平等,反对“三从四德”、包办买卖婚姻、童养媳及寡妇不再嫁等陋习;争取女子有受教育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财产继承权。豪绅视张的言行为异端邪说,要求取缔女子学堂,毁谤张汉英“不安孀道,不守妇道”。张顶住压力,治学更为严谨、认真、勤奋。因积劳成疾,于民国4年咯血而死。张汉英诗文俱散佚,《南社集》存其《日本纪胜》绝句四首。《咏厩头》有“万里长江一望明,归舟无数自纵横。何时一击中流楫,顿息遥天巨浪生”等佳句。下面的链接也有关于张汉英的详细介绍:http://www.txhn.net/dfwx/wszl/201008/t20100824_7544.htm
加载中,请稍候......